聽了洪瞻的話,杭雨和劉盛建皆是眼睛一亮,感覺很有道理。
老祖宗說得好,一人計短三人計長。
“繼續說。”杭雨說道。
“我是這麼想的,其實我國手工業已經很發達了,以前受制於運輸和銷售問題,手工業者被中間商和銷售商剝削,我們只需要幫他們電商化。手工業電商化以後,市場和利潤會成倍放大,有了利益自然有更多人參與進來。另一方面,我們應該根據時代需求,開創更加個性化的手工業新行業,把這個蛋糕做得更大。雙管齊下,手工業絕對會在這個時代重新綻放生機。”洪瞻說道。
“說得好,你叫什麼名字。”劉盛建問道。
“劉站長您好,我是杭董的助理,名字叫洪瞻,洪水的洪,瞻仰的瞻。”洪瞻說道。
“雲山,我覺得洪瞻的想法很好,你認為呢?”劉盛建說道。
杭雨點點頭,用讚賞的眼神看向洪瞻,看來這是一個很有想法的年輕人。
得到杭雨的讚賞,洪瞻十分欣喜,知道自己肯定加分了。
“你剛才說要開創手工業新產業,你有什麼具體的想法?”杭雨問道。
“暫時沒有具體的想法,不過我認為可以從日常用品著手,比如我們常用的茶壺杯子,可以按照顧客的要求,做成不同的形狀。如果放在以前,這樣做無疑會把產品的價格提上去,但是電商化以後沒有中間商銷售商的剝削,價格並不會提升太多。”洪瞻說道。
“可是顧客如何明確地表達他們的要求呢,不是每個顧客都會畫畫。如果做出來不滿意,又要重做,會極大的重疊勞動力。”劉盛建說道。
“這個......”洪瞻一時間也想不出辦法。
“個性化追求的確有很大市場,不過要極端個性化,我認為是不可能的。我們做網站也有個性化的東西,比如微博面板,表情包,都屬於個性化的服務。但是不可能讓使用者來提要求,按他們的要求去定製面板和表情包,那樣工作量太大了。”杭雨說道。
“既然這樣,不如就跟面板一樣,我們先做出一些款式來,讓使用者直接選擇。像茶壺杯子這樣的產品,完全可以做他千八百個款式,也算是一種限制個性化了。”洪瞻說道。
“這個辦法可以,但是千八百個款式也不容易做,對製作者的手藝要求很高。能做這麼多款式的高人,估計全國都找不出幾個來。”劉盛建說道。
“這個簡單,只要銷量夠大,就可以吸引更多人參與進來。一個人做一千個款式自然很難,但是一千個人做一千個款式,就容易得多了。”杭雨說道。
“是啊,這就跟流水線一樣了。”劉盛建恍然大悟,說道:“工業流水線是把一款產品拆分成多個步驟來做,而你這種流水線,則是拆分款式來做。這樣一來,一種產品就可以增加大量的就業崗位,可以充分地發掘農村勞動力,就是不知道培訓起來難不難。”
“熟能生巧,誰的手藝不是學來的。”杭雨說道:“工廠裡面稍微有點難度的技術崗位,需要培訓兩三個月的時間,放在一些手工藝品上也差不多了。”
“利潤呢?”劉盛建問道。
“做大了才有利潤。”杭雨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