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重複,明天重新整理
做調研交給調查部就好了,戚從心只需要安心地準備。
另一邊,杭雨看到約稿功能的效益後,則在思考如何進一步開發。
“首先我們需要做一個廣告,吸引更多平臺的人參與進來。”嶽勤說道,社交平臺不止微博一個,還有部落格帖吧天涯等等,裡面藏著不少民間人才。
他們在其他平臺寫東西,多是滿足自身愛好,只能得到很少人的誇讚和欣賞。但是在微博投稿,可以得到打賞,得到更多人的關注,這是實實在在的利益。
“全平臺廣告要花數千萬,只是微博一個新功能,值得嗎?”孫川質疑道。
“給新功能打廣告等於給微博打廣告,多一些使用者怎麼不值得。”嶽勤說道。
“倒也是。”孫川點頭。
杭雨也點頭,表示可以做一次全平臺宣傳,也該把qq徹底壓下去了。
儘管微博發展的如火如荼,但qq就跟小強一樣,依舊直挺挺地站著。本以為使用者有了微博,會慢慢地放棄qq,結果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好。
相當一部分使用者,同時使用微博和qq。
杭雨現在想明白了,很多使用者在qq已經建起一套關係網,不是那麼容易放棄的。尤其是各種qq群,一大堆人,連杭雨早期建立的代購qq群都還十分活躍。
杭雨現在不打算跟qq爭個你死我活了,不過壓制qq還是可以的。
就這兩年的使用者增長率,qq明顯跟不上微博。
微博已經有四億多使用者,而qq才三億多一點,增長速度很慢。另外則是登入時間和操作記錄,別看有的人同時用微博和qq,但登入微博的時間和使用次數明顯比較多一些。
登入時間和操作都是有記錄的,微博活躍度比qq高得多。
“不知道你們會不會看網文?”夏明突然問道。
“看過,挺爽的。”孫川說道。
“網文就是一種文學平民化網路化商業化的典型案例,而且比起我們這種模式,網文更利於形成規模,說不定還可以改編影視劇。”夏明說道。
“乾脆我們也做個站,把微博流量引導進去。”孫川說道。
三人都看向杭雨,顯然都覺得做站是個好專案。
杭雨想了想,說道:“站也不是那麼容易做的,如果培養不出大神作者,微博人再多也沒用,更別提改編影視劇了。”
嶽勤點點頭道:“確實,現在的站也不少,可是混出頭的也就起點。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我感覺挺奇怪的,為什麼只有起點能出那種風靡全網的大神作者?”
孫川搖頭:“我也不是很懂,不知道能否用錢砸出來。”
網文圈這個現象確實很奇怪,連微博和qq都能共存了,但是沒有哪家網站能跟起點抗衡。後來出的縱橫創世,雖然憑藉大筆投資一時風頭無兩,但漸漸地都沉寂下去。
只有起點,不斷地有神級作者冒出來,簡直奇了怪了。
最可怕的是,神級作者去了其他網站,神格都會慢慢下降。
而辰東番茄這些一直留在起點的大神,則一路高歌猛進,不斷創造奇蹟。儘管很多所謂的文學大師看不起他們,但他們在網上創造的成就是無法抹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