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個體戶放到線下代理網路,跟雨雪代購形成競爭,可以再次平衡回來。這種競爭對雨雪代購有損失,但對整個中國寶貝來說,自然是好處遠大於壞處。
要知道線下代購的火爆,早就引起第三方的關注和眼饞,許多店主都希望加入到代理網路。但是為了保障公司利益,杭雨一直沒有同意,畢竟代理網路投資了那麼多錢。
這種實體網路跟網際網路不一樣,投資大建設難,杭雨都捨不得一下子共享出來。不過代理店早就賺回本錢,杭雨也開始考慮,把代理網路拿出來服務第三方了。
“做這個專區,對我們原有的生意已經形成衝擊,還要放到代理店上。這樣一來,很有可能導致原有體系崩盤,我感覺划不來。”薑蓉擔憂道。
作為代理部經理,她是最重視代理生意的。
稍微有點風吹草動,都會撩撥她的神經,更何況這種革命性的變局。
想想就知道,雨雪代購的東西走正規渠道,成本和售價更高。一旦在代理網路引入個體戶,他們的商品售價低那麼多,雨雪代購在數量龐大的個體戶面前,競爭力變得十分弱小。
“個體戶的價格優勢,已經是無解的難題。”蘇覺敏說道,作為採購部的經理,他對進貨成本最瞭解。
“集合進口使得我們需要納稅,但同樣的,集合配送也降低了一定的成本。兩者的成本差距,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大,適當的降價挽回一些競爭力還是可以的。”杭雨說道。
“這個問題之前不是說了麼,我們不做別人在做,不如自己攪和。難道因為代理店損失,就放棄建設專區,還是集中精力做原本的模式。”宋惜緣說道。
話題似乎又回到了原點,面對新的損失,大家都有點遲疑。
主要是線下代理的利益太大,雖然薑蓉沒有股份,但關係到她的業績。
“做肯定要做的。”杭雨適時地打斷了大家的遲疑,堅定地道:“問題在於如何利益最大化,如果有必要,可以暫時損失一部分利益。”
這就是100%股權的好處了,杭雨一旦下定論,其他人沒得質疑。
即便是既得利益損失者,也不能為了自身利益,而反對杭雨的決策。這就使得杭雨能做出更長遠的發展計劃,而不是計較個人得失,一時得失。
想象一下,如果公司上市了,杭雨可以這麼輕鬆地放棄代理網路和第三方,這麼大的利潤嗎?很顯然不行,股民不會同意,其他股東不會同意。
杭雨想搞什麼專案,什麼新技術,都要過問其他股東的意見。投資太大,短期內看不到回報,三四年才能投入使用...想都別想。
“好吧,按照董事長說的把代理店和專區結合起來做,新的問題是這個模式是否有效可行。”薑蓉暫時認同杭雨的觀點,但她依舊持保留態度。
“代理店本來是向線下顧客服務的,結合之後,等於又回到了線上。這樣一來,我們不能再用以前的目光去看待它,必須有新的經營理念。”蘇覺敏說道。
“線上線下結合,關鍵不是理念的改變,而是代理店需要擴大。承接那麼多個體戶和使用者之間的現實溝通,代理店現在的設定肯定不夠。”薑蓉有不一樣的看法。
“都有吧,總之肯定要投大把錢。”蘇覺敏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