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成立無線工程部,熊俊是經理,下面的管理人選你跟夏明商量。另外91手機助手這個名字不大好,改成微博手機助手,形成一個系列。”杭雨說道。
“好,謝謝董事長。”終於轉正為部門經理,熊俊心裡十分喜悅。
“你們部門歸到技術公司,軟體維護和更新由你們自己完成,運營則交給微博管理部。當然,這不代表你們完全分割,有什麼想法要多交流,憋在心裡容易產生矛盾。”杭雨雖然分工明確,但他一直提倡不同部門之間多交流,而微博就是一個很好的交流工具。
作為一個網際網路企業,公司相當一部分都是技術宅,不喜歡用嘴巴說話。但是這些技術宅在微博聊天時,卻十分的熱情,微博是維繫各部門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工具。
“我明白。”熊俊點頭。
“微博手機助手的盈利模式,要圍繞著微博來進行。我建議你新增原創打賞功能,跟軟體開發者合作,打賞分成,儘量提供正版軟體。如果開發者不願意合作,非得固定收費,那麼就破解它的軟體,反正現在盜版軟體一大堆。”杭雨說道。
國內軟體幾乎都是免費下載,一般收費的軟體都是老外開發的。
破解老外的軟體不怕被投訴,因為他們的手伸不到那麼長。
杭雨的想法是利用原創打賞,吸引開發商們把軟體放到微博手機助手來。只要是真正好的軟體,必然可以得到不少打賞分成,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利益鏈。
因為手機助手的技術含量較低,未來肯定有很多人仿製這種軟體。但是沒關係,除非擁有跟微博一樣龐大的使用者技術,還擁有微支付這樣的工具,否則用不了打賞功能。
畢竟只是下載軟體,微博使用者覺得好,順手就打賞幾塊錢。但是一個使用者量很少的平臺,而且沒有體系化的虛擬支付工具,使用者怎麼打賞。
沒有打賞的動力,沒有打賞的工具和渠道,別的公司做不了這個模式。
而且微博手機助手已經搶佔先機,一旦“壟斷”市場,形成了成熟的生態鏈,就是阿里巴巴想分一杯羹都很難,代購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因為杭雨近乎壟斷了代購行業,阿里巴巴擁有那樣龐大的資源,都翻不了身。這就好像賽車,馬雲只能看到杭雨的車尾燈,除非杭雨自己出錯,不然馬雲在代購領域永遠別想追上來。
這也是為什麼杭雨老是跟騰訊對著幹的原因,因為他的生態鏈根本是微博。而騰訊qq是微博的直接競爭對手,一山不容二虎,落後就要捱打。
既然知道打賞模式的優勢,為啥騰訊不搞這個模式?
原因很簡單,因為騰訊的支付軟體財付通,沒有那麼牛嗶。
為啥財付通牛不起來?
因為騰訊沒有一家淘寶,中國寶貝這樣牛嗶的商務平臺,使用者沒有足夠的動力和需求使用財付通。騰訊有一個拍拍購物網,但是不懂得經營,做的不咋地。
言歸正傳,一旦以原創模式把手機助手的生態鏈完善了,以後蘋果和安卓軟體開發都跟微博手機助手合作,杭雨就掌握了話語權。
除了本身巨大的利益外,這對杭雨將來開發新的手機作業系統,也有很大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