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記者是真的說出了這部電影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葉靈嵐的風頭明顯壓過了顏嵐,如果葉靈嵐是正派人物、如同在《遲來》中一樣的話,可能別人還不會說什麼,問題就是,葉靈嵐應該是一個反派。
反派的風頭壓過主角,這種電影……還有人願意看麼?
而這,也是姜赫要著重說明的問題。
“首先,這部片子的背景和我國古代宋金、宋遼那種對峙的狀態類似,無論是遼侵宋還是金侵宋,這都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現象,是無法單純的用對或錯來形容,而這種民族之間的鬥爭從很大意義上講也促進了國家的統一,這是在說這部片子的歷史背景。”
“其次,片子中的戰爭是為了突顯霍羽將軍的能力,那麼是否就一定要將那個反派人物塑造成那種殺人機器的感覺呢?導演在拍這部片子時,之所以要給葉靈嵐特寫、給他增加回憶,是為了讓他的死亡帶有一種悲情的色彩,讓觀眾明白,即便是反派,他也應該是立體的、鮮活的,是一個有血有肉‘人’,他的行為並不是毫無意義和價值,只是為了來體現主角的。”
“最後,為什麼一定要說葉靈嵐蓋住了主角的風頭呢?我覺得主角顏嵐在這部片子中的演技很到位,作為一個新人已經算是很出色了,如果大家在看片子的時候能夠將每一個角色都只看做這個角色本身的話,可能你會更加喜歡它一點。”
姜赫的發言到此結束。
東盛這次連總監都親自出馬為影片說話,顯見得,是真的很在意這部片子在觀眾心中的位置,而不少觀眾也確實在聽了姜赫的話之後,真的又開始去關注它。
這一次觀看,觀眾們的心情大不相同。
觀眾們不再只是去關注某個演員,而是真的從總體上去感受這部片子,從它對演員的塑造、從演員們的演技、從導演在整部片子中所下的功夫,觀眾們驚奇的發現,這真的是一部很不錯的片子!
它的每一個角色真的是活靈活現的,他們是活生生地生活在那個時代背景下的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靈魂,當然也有自己的愛恨情仇。
葉靈嵐依然是很引人注目的存在,觀眾們在欣賞他角色轉變的同時,也為這個角色本身的魅力而深深震撼。
那個帥氣的草原勇士,他為自己的國家、為自己的子民而戰,在他驍勇善戰的背後,依然有著來自身份、來自時代的悲涼。
至於顏嵐所扮演的霍羽,一個年輕的少年將軍,他並不是一個被神化的存在,不是三歲能賦詩、九歲打遍天下無敵手、十四歲戰法通神的那種形象,他習武勤奮、熱愛讀書,並且年少時就樹立了保家衛國的信念,他的天賦以及後天的努力成就了他的輝煌。
這也是一個很勵志的角色。
《霍羽傳》的票房經過第二個星期的回落之後,在第三個星期又有了上升的趨勢,但因為前期宣傳工作的不到位和有人刻意的抹黑,導致它的總體票房依然是居於《遲來》之下。
這還是東盛這很多年來第一次在票房上失利,也同時給了姜赫一個很大的警示。
喬禹對姜赫說,這全都要怪那個葉靈嵐!《遲來》的票房是因為他才漲起來的,《霍羽傳》的票房也是因為他才回落的,早知道是這種情況,那還不如當初讓他一個片子都不演。
天知道姜赫要盡多大的努力才剋制住不去和他吵。
《霍羽傳》的劇組後來也召開了一個記者釋出會,參加的是蔡陽、顏嵐以及其他一些比較重要的演員,葉靈嵐依舊是沒有露面。
有人特意問了顏嵐一個問題,就是,他認為這部片子中,葉靈嵐是否搶了他的風頭。
這也是很多人關注的一個問題,劇組找葉靈嵐來客串是為了增加片子的魅力,可惜後來起了反效果,不少人幸災樂禍的同時也非常想聽聽顏嵐的說法。
顏嵐應該怎麼回答呢?承認葉靈嵐強他風頭?這無疑是在暴露自己演技不行,一個主角反倒還不如一個配角吸引觀眾。
那不承認呢?這就是明顯的視而不見,因為葉靈嵐搶他風頭已經成了事實。
在這種情況下,顏嵐對記者說,他要做的,不應該是去思考這些方面的問題,而是應該去努力提升自己的演技,在和別人的合作中,讓自己獲得更大的進步。
沒有人知道,當晚顏嵐回家後,卻是將自己的頭埋在枕上,很久才起來,然後又像什麼也沒發生過一樣換了那個早已溼透的枕套。
葉靈嵐在《霍羽傳》中的客串部分也是一天就完成,但因為這是東盛內部拍攝的片子,倒省了之後一起吃飯的那一步,後來葉靈嵐開車回家,想起了前幾天和莫子恆去KTV的事,不禁想顏嵐會不會也邀請他去哪玩一玩。
事實證明,顏嵐做了和莫子恆類似的事,他並沒有邀請葉靈嵐去KTV,而是要他去……市內的一家大型遊樂場。
拋開其他不說,他們的做法是正確的,畢竟葉靈嵐在他們的片子中幫了忙,他們答謝一下也是正常。
可葉靈嵐卻在想,為什麼這個顏嵐提出要去的那個地方,還沒有莫子恆的一半靠譜呢?
他果然還是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