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怕動了心,歌最怕動了情。
可到等到最後,人還是動了心,聽故事的人也還是動了情。
小璐璐的最後的治療方案還是確定為了保守治療。
一來為了為儘早的改善腦缺血區的血液迴圈,再就是為了早日促進神經系統功能的恢復,所以小璐璐每天都需要輸入大量的液體也維持。
可是還必須要根本璐璐的年齡體重再做一些衡量的演算法。
顯然,幾日後的璐璐身體有了明顯的改變。
璐璐的胳膊和腿明顯的有了力氣,有時候感覺每天輸液的時候就像是吸了“大煙”一樣的有精神。
她可以拉著媽媽的手去追問著小姨去哪裡了?小姨怎麼還沒有來?甚至是醫院裡怎麼沒有其她小朋友在。
為了讓璐璐能夠在醫院裡接受很多更好的治療,璐璐的爸爸選擇了回家繼續打工,留下璐璐媽媽在醫院裡陪著小璐璐。
每天為了節省那10幾塊20幾塊的開支,璐璐媽媽會去選擇吃泡麵,或者是在樓下的病人餐廳裡花2塊錢來買塊蔥花餅,然後再去商店買一袋一塊錢的榨菜來將就一口。
可是在璐璐的面前,媽媽從來都不會節省,什麼有營養就給璐璐買什麼,即使是生著病的璐璐只能吃上那麼幾口。
璐媽媽也會很開心的笑。
醫院規定每天陪床的家屬只能在行軍床上睡覺,璐璐媽媽每天支好床後,璐璐總會央求著媽媽能夠上床摟著她和她一起睡。
她說以前她的小手抱不住媽媽,她只能抱住小姨。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她有媽媽,她也長大了,她能夠一伸出手來就能環住媽媽的腰身。
璐璐說在那些個只有她自己的深夜裡,她會感覺到無助甚至是害怕,可是現在不一樣了,她有媽媽在。
可是,治療的日子並沒有維持多久。
每次都是隔三差五的就會有護士來通知欠費。
看著賬戶上的餘額一天天的在減少,璐媽媽甚至有時候都在痛恨自己為什麼不能夠給璐璐好的生活。
即使不能像別人家養孩子那樣闊綽,可起碼讓她能夠給璐璐看的起病也行呀!
有時候璐璐直接就是一整天沒有液體可以輸,著急的璐媽媽去醫生的辦公室護士工作站,央求她們能先給璐璐輸上液,她之後一定會將不夠的費用一起補齊。
她可以寫欠條,她可以留下身份證。
雖然醫護人員也很同情璐璐一家,可是醫院也有醫院裡的規定。
醫護人員也實在是沒有能左右的了的什麼辦法,液體每個人都是定量的,誰的液體就是誰的,不會有多餘的液體能拿來給璐璐輸。
璐媽媽只好繼續四處籌錢。
她知道,璐爸爸那裡也是剛回去老家不長時間,根本就拿不出來什麼錢。
她給親戚朋友們低三下四的一連打了很多個電話,能想到的人她都打了,還有她上學那會的同學,凡是能說的上話的,或者是留過電話號碼的同學她都一一打過。
可是大家都是變得異常的異口同聲,因為之前在來北京的時候,能借給錢的大傢伙都已經拿出來了自己的一部分,現在她們都說家裡也沒有錢了。
有人說自己家孩子要補課,有人說自己兒子要娶兒媳婦了,還有的人說孩子要上大學,正是缺錢的時候。
璐媽媽還在旁邊一一表達著自己的謝意,最後始終是沒有借到一分錢。
什麼辦法都想盡了,璐媽媽甚至有想過像什麼電視劇小說裡說到的那樣可以賣腎或者賣血,這樣璐璐就能有錢輸液了。
如果不是當時醫院旁邊有什麼非法機構,衛生間的牆壁上有什麼聯絡電話,或者是一出門就會有給塞小廣告的人,她一定就會把腎賣了!
這樣之前璐璐還能在醫院多待倆天,還能再輸倆天液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