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贈你一襲婚紗> 32:孤獨的沙漠裡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32:孤獨的沙漠裡 (1 / 2)

人生就像是一段旅程,山一程,水一程,風一程,雨一程,雷一程,電一程,窮一程,富一程,悲一程,喜一程,總之就是一程接著又一程。

於是我們從哭著來到這個世界,最後又笑著離開這個世界,到頭來你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成為了誰誰誰的遠方。

距離八月十五還有15天。

距離八月十五還有3天。

距離八月十五還有0天。

終於盼到了今天,為什麼要用到盼這個詞呢,因為在前文中已經提到過,弟弟告訴父親和趙找要在八月十五這一天回家看望父親,於是家裡在今天就像是過年了一樣。

上次弟弟回來是今年的五月份,而現在是九月下旬,整整四個月他都沒有見到自己的老父親了。

八月十五,又稱為中秋佳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

它是我國中華名族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初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它已經成為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盛行傳統節日。

每年的中秋節,每個人都有規定為法定節假日的3天的小長假。

中秋節又是我們中國人寄相思的團圓節,每年到了這一天,離家的遊子們,總是都要紛紛的趕回家中與自己的父母親朋好友們,歡聚一堂、把酒言歡,共享這歡樂時刻。

在我國古代就一直流傳過來的“秋暮夕月”這一說法,不過至今也仍在我國民間流傳著。(夕月:祭拜月神)

就在這一天,一家人一起坐在月光下,賞月祭月,吃月餅,放花燈,這一天裡,不管是大街小巷還是平民百姓家裡也一直都是燈火通明,達旦不絕。

說到中秋節大家一定不陌生與中秋佳節的另一個美麗的神話傳說――嫦娥奔月。

相傳在我國上古時代,嫦娥因為被逢蒙所逼,無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賜給丈夫后羿的兩粒不死神藥後,就飛到了月宮上,後來長期居住在了月亮上的廣寒宮中最終成為了嫦娥仙子。

(逢蒙得知后羿得到倆粒不老仙丹後,於是就趁著后羿不在家中的時候,就偷偷帶著寶劍來威逼著嫦娥交出仙丹,嫦娥怕仙丹落入不懷好意的人手裡,於是就搶前一步吞下了仙丹。)

後來因為后羿和鄉親們很想念心地善良的嫦娥,就在院子裡擺上了嫦娥平日裡最愛吃的東西,遙遙地為她祈福,由此人們就將這一天定為家家戶戶企盼和親人團圓的日子――中秋節。

中秋節又是豐收的佳節,在我國有很多文人騷客們都用美好的詩詞歌賦來形容它讚美它。

其中蘇軾的《水調歌頭》,就是借明月來表達對親人無限的思念和最美好的祝福,在我國就頗為流傳: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一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又不知是道出了多少世人即使看淡人間悲歡也依舊能懷著一顆希望自己家人幸福安康的心,願他們能一同來享受這天涯共此時的美好願望。

後來這首詞又被我國許多著名歌星鄧麗君,王菲等人不斷的傳唱,也不斷的賦予著這首詞更新的含義,因而這首詞所表達出來的豁達胸懷也正在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

父親為了慶祝這一天,當然也是為了給弟弟接風洗塵,弟弟自從五一勞動節和麗莎走了,就沒有再回來過,父親可是想他夠嗆。

回來的前一天,趙找也專門給弟弟通了電話,問他回來的時候帶不帶麗莎,她怕萬一父親看著麗莎還是會發脾氣。

弟弟告訴趙找麗莎這次過節要回到她父母那裡去呢,突然趙找感覺心一下午也掉在肚子裡去了。

如今隨著中國國力的不斷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也越來越高,逐漸的也已經有了很多老外都開始過中國節了,就連一些國家也開始將我國的某些節日陸續的編入了日程。

今天父親親自下廚,趙找幫鍋,三下五除二就做了滿大桌子的菜,有紅燒肉,土豆畏牛肉,糖醋排骨,涼拌芹菜,涼拌五花肉,對了最重要是的有一個,隔鍋面。

(如果看了前文的你肯定就會明白這碗隔鍋面的含義了吧,在這裡我就不再一一解釋了。)

飯菜都差不多快擺完盤了,可就是遲遲不見弟弟回來。

心急的父親就像只熱鍋上團團打轉的螞蟻,從家的這頭走到那頭,又從那頭走到這頭。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