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嚮往唱著,小荷叫著,最後兩個人爭先恐後地哭,比誰的聲音大。
“你考慮過沒有,其實傷害孩子的並不是離婚這件事,而是離婚後的那兩個人。”王照面對伊程方,溫柔地道出這一句。今天來見伊程方,王照不是帶著白天鵝的任務,而是出於對曾經那個小小的自己的呵護,她不願路嚮往像她一樣,用一生來治癒童年。
也出於尋找這麼多年渴望得知的答案:為什麼一個女人願意生孩子,卻不願做一個好母親。
她用這兩點目的,來努力打消對和齊慧嫻相似的伊程方的厭惡。幾日不見,伊程方更加憔悴,添了弱不禁風般的風情,而相比上次坦然了許多,鎮定地問:“我的孩子,她還好嗎?”
去掉她對路嚮往的所作所為,這句話讓人聽著著實心疼,王照道:“路嚮往很好,她告訴我她馬上要過生日了,想跟你一起過。”
伊程方抽了下鼻子,沒哭:“謝謝你們。”
“回答我第一個問題。”
“我考慮過,但王律師你還沒生過孩子吧,我沒生孩子之前,有一個做了母親的朋友對我說,女人這輩子一定要生個孩子,不為別的,就為了讓自己變成一個更好的女人。你知道嗎,這是我聽過的從女人嘴裡說出的最浪漫的話。”
王照開啟本子,避免與她眼神相對:“那我們就來談談,為什麼這句浪漫的話到了你這,就變成了不浪漫的現實。”
“王律師,從哪開始談?”
“先談你最不想談的。”
伊程方躊躇了一下:“我先說說我失敗的婚姻,可以嗎?”
“可以。”
“我大學畢業後就到白天鵝做寫作老師,工作還算不錯,跟大部分普通女生一樣,開始憧憬一份美好的感情。我的閨蜜尤嵐把她丈夫的同事路山海介紹給了我,我和路山海相識、相愛,然後步入了婚姻殿堂,生活平淡而幸福,直到嚮往出生。”
王照在本子上寫了三個字:隨大流。
意思是伊程方的人生本按部就班,存這種婚戀觀念的女人大多安於小日子,不出意外的話,一輩子能一眼望到頭。
“問題出在路嚮往?”
“不是的,責任怎麼會在孩子身上呢,是我們兩個人的問題。生了孩子後那些瑣事,類似這樣的故事,王律師一定聽過。”
“你應該也聽過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慢慢說,不著急。”為了找出這個“齊慧嫻”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原因,王照準備了足夠的耐心。
“好,沒生孩子之前吧,我和路山海兩個人住,我們兩方的家庭條件都還可以,父母替我們操辦了結婚的所有事項,房子、車子都不用我們操心,可以說過得隨心所欲,下了班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去哪玩就去哪玩。”
“我懂。”
“但是孩子生下來就不同了,公婆住了過來,兩人的小世界變成了五個人的大家庭,以前見公婆客客氣氣的,現在是抬頭不見低頭見。”
“公婆來幫你帶孩子?”
王照寫下兩個字:婆媳。她想到了自己的兒時,記憶中他們一家沒和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在一起住過,也就是說在她尚處嬰兒的時候,很可能齊慧嫻帶她根本藉助不了家庭的“內力”。
“說是來幫我帶孩子,實際上......”伊程方頓了頓:“實際上是帶孩子吧。”
“你不用考慮措辭,實話實說。”
“公婆的心理是白天他們幫我帶孩子,等我們下班了,孩子就應該我們帶,他們需要休息。王律師,你同意這種觀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