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的也不多。”肚子說道:“就是晚上的時候趁著他們收攤,讓兄弟們到旁邊聽了兩句。”
“還有三光馮他們平時也聽說了一些訊息,就說純季網咖門口的攤位打算離開,然後那邊就要空出來了。”
“離開的原因一人說的一個樣,有的說是攤主賺了大錢準備去開店鋪了,有人說是開始虧損準備趁早轉行不幹了……”
“總之說什麼的都有吧,還有說攤主得了重病就要死了的。孃的,那人我見過,那叫一個虎背熊腰!”
“我死了他都死不了。”
“整個承溪路上的攤主能做大的也就那麼些人,有野心把攤位鋪開的都是年輕的。”
“我們當初籠絡的那些人都不在內,做到同樣攤位大小的一共五家,都是後來的,而且都是三四十歲的樣子,還有一個外地人。”
“說實話剛開始的時候我也眼紅,攤位大了,賺的錢肯定多,畢竟能留住的人就多了。”
“但是後來我就感覺吧……嘖嘖!”肚子搖了搖頭。
蘇年笑著問道:“感覺怎麼樣?仔細說啊!”
肚子搜腸刮肚組織了一下語言:“我感覺這些人剛開始是膨脹了,後來有點死撐的意思。”
“怎麼個死撐法?”
“具體的說不上來,但是年哥,我也跟著您幹了有些小半年了吧?加上之前也在舊貨市場混日子,這種事兒我還是看到得出來的。”
肚子指著遠處的大攤位說道:“表面上看著這些個攤位都是生意興隆,我是沒仔細數過,但是這些攤位的人流總量和能出錢的顧客比例,跟我們其實也差不太多。”
“如果是這樣的話,到底應該怎麼計算成本和收益就算不清了。”
“何況人家僱人的工本費還有進貨渠道我們都不清楚,也不知道人家是賺錢還是不賺錢。”
“不過收攤的時候我去他們那邊溜達過幾次,總感覺他們背地裡都是愁眉苦臉的,應該是不賺錢!”
蘇年點頭說道:“確實,地攤的經濟形勢侷限性就在這兒了。一個地攤不管你攤開多大,人流量和顧客數的比例都有一個上限,而且上限極低。”
肚子問道:“年哥你早就想到了?”
“嗯,上次去鄯殳的時候,我看見了他們那邊的地攤。那邊的地攤行業比我們這兒可發達得多了,但是也沒有出現這種大型攤位。”
肚子愣了一下,才知道蘇年是上次去外地也不是白去的。
蘇年繼續說:“鄯殳的地攤環境得天獨厚,咱們這邊比不了。可是地攤就是地攤,問題都一樣。”
“地攤的優勢就在於多點開花,每一個攤位上的商品價格都或許有變動,你可以在地攤上找到更多的樂趣和實惠。”
“其次就是在方便,走過路過隨便看看,不用花多少時間,就像平常刷小影片一樣的感覺,或許還會有驚喜。”
“但是地攤一旦做大,賺錢的機會或許會變多,但是優勢也會減弱。”
“首先就是攤位上的商品,一個大攤位,必然是要擺放更多商品的。你又不是賣大件,肯定要花樣繁多才行。”
“可一旦商品琳琅滿目起來,顧客走過的時候看到就會眼花繚亂,失去了選擇的慾望,因為太麻煩了。”
“而且如果你的商品包羅永珍,他們為什麼不去百貨商場?如果商品偏向一個方面,挑來挑去都是差不多的,那還看個什麼勁兒?”
“所以我才告訴你,攤位暫時就維持在這個水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