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打不過,撤?
敵前撤退來是最難的事情,以俚僚兵的軍紀,只要開始撤就會是大潰敗,到時候敵軍百餘騎兵一路掩殺,不知道有多少兒郎要斷送在這裡。
說來說去,問題就出在戰象身上。
戰象,冼夫人多年前就見識過,說實話她認為這種動物是徒有其表,大象雖然身軀龐大,但膽子卻不大,最關鍵的是大象還很聰明,所以面對危險時會逃跑。
就像人一樣,越聰明的人心思就越多,越不好煳弄,遇見危險不會冒冒失失上前,而是會趨吉避凶,人如此,大象也如此。
之前的那股周兵,已經打得戰象們落荒而逃,它們慌不擇路衝向北面,那裡有更多的周兵,肯定也能將戰象打跑,所以眼前極有可能發生的“戰象衝陣”,實際上根本不可能發生。
更別說周軍騎兵佔了優勢,隨時可以把大家的後路切斷!
冼夫人計較已定,卻不能直接下令按兵不動,她要等官軍的動靜才好做出決定,如果大都督王勐決定冒險進攻,那麼她也只能見機行事了。
冼夫人知道孫子馮暄急於出戰,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和陳佛智是好友,所以不忍心犧牲對方,冼夫人也知道己方若不出兵,陳佛智怕是凶多吉少,可為了大局著想,就只能有所取捨。
“嗚嗚嗚”的號角聲從東面陳軍陣中響起,節奏有些特別,那是王勐和冼夫人事先約定好的訊號,意思是“按兵不動”。
。。。。。。
“搞什麼,他們不想著趁機進攻麼?”
“這麼好的機會都不來,膽小鬼!”
議論聲此起彼伏,夾雜著遺憾、嘆息,行軍總管楊濟聽在耳裡,也不由得嘆了口氣。
你們怎麼就不動心呢?戰象明明就要衝進我軍大陣裡了呀!
想是這麼想,但楊濟可不敢耽擱,戰象已經逼近到距離己方大陣不到百步距離,再拖下去真的會“玩脫”的,既然對方不上鉤,那就不要再裝了。
“出擊!”
隨著他的一聲令下,早就準備好的幾隊騎兵策馬出陣,許多人手裡都拿著火把,魚貫而出的隊伍如同一條條火龍,迎向前方逼近的戰象。
這些戰象既然已經被打得落荒而逃,肯定沒有膽量衝擊戒備更加森嚴的大陣,之所以往這裡衝,應該是嚇昏了頭,所以周軍要為它們指明逃跑的方向。
據說大象怕火,所以周軍打算用火來驅趕這些已經被嚇破膽的戰象,而戰象上殘留的俚兵,卻發瘋了一般向他們射箭。
然後被周軍騎兵射成刺蝟。
身中十餘箭的陳佛智接近崩潰的邊緣,眼見著距離周軍大陣不到五十步距離,座下戰象卻被周軍騎兵拿火把嚇住,唿啦啦掉頭往回跑,最後獲勝的機會已經消逝,他的象軍完了,這場戰鬥也完了。
攜帶的弓箭已經射光,他拔下身上插著的羽箭,拿起弓要反射回去,可因為射箭太多的緣故,雙臂已經發軟,無法開弓射箭。
他的裝束很惹眼,所以成了立功心切的周兵最佳目標,有人冒險策馬貼近戰象,用刀砍壞繫著小樓的繩索,沒多久小樓一歪從象背上倒下,陳佛智跌落地面。
他掙扎著爬起身,拔出隨身匕首瘋狂揮舞著,絕望的看著周軍騎兵圍上來,被人敲昏之際,陳佛智看見自己的戰象們被周軍騎兵左右夾擊,用火把驅趕著,向西南面的俚僚兵方向跑去。
“完了...”(未完待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