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以防萬一,平日裡的訓練中,還把大象耳朵堵上,讓它們適應在耳聾的情況下聽從馭手的操縱,這樣的戰象上了戰場,把耳朵一堵或者弄聾根本就不怕任何聲響。
而陳氏從扶南國請回來的馭象者,能夠調製出一種奇特的麻藥,戰象上戰場前飲用摻有這種麻藥的水之後,對普通創傷就沒那麼敏感。
憑藉著厚厚的牛皮甲,一般的箭矢根本就無法對戰象造成太大的傷害,飲用了麻藥的戰象不會被些許皮外傷嚇得驚慌失措,馭手能夠正常操縱它們作戰。
這樣的戰象,根本就不是大吼大叫或者射上幾箭就能嚇跑的!
所以中原的官軍,碰見那種臨時拉出來的象軍能夠輕易獲勝,是佔了象軍沒有經過長期訓練的便宜,故而以為戰象都是廢物所以好欺負。
扶南國數百年來都在用戰象作戰,對於戰象的訓練、使用都頗有心得,扶南象軍規模上千,肯定是戰象堪用才有這樣的數量。
敲鑼打鼓射幾支箭就能趕跑戰象?戰象真那麼容易對付,扶南國吃飽撐了養上千戰象來做主力?
想到這裡,陳佛智看向外圍,周軍騎兵連番襲擾都收效甚微,如今已灰溜溜撤退,但他沒有貿然下令向北面的周軍大陣逼近,因為己方戰象還是存在弱點的。
首先,麻藥的效果很短,作戰時間不能拖延太久,否者就得現場喂大象喝摻有麻藥的水。
其次,大弩對戰象的殺傷力很強,尤其點著的火矢威力更大。
他要提防周軍大陣裡有大弩,也就是類似於陳軍萬鈞神弩那樣的大弩,這種大弩在合適的距離上射出的箭矢,能輕易穿透牛皮甲,其造成的傷害及疼痛感,喝了麻藥的戰象都不能忍受。
所以陳佛智不敢貿然讓戰象往北前進,一旦他的象軍進入周軍大弩射程,肯定受不住大弩的集中射擊,一旦戰象崩潰,精心策劃的一場大戲將毀之一旦。
陳佛智的象軍,早已在東、西營寨之間這片樹林的南面駐紮,為了守住秘密,他派出許多士兵在外圍駐紮,驅趕周軍的斥候,為的就是執行大都督王猛和冼夫人擬定的作戰方略。
如今王猛率領的官軍在東,冼夫人率領的俚僚兵在西,和北面的周軍形成“品”字,陳佛智的象軍就在中間,一切就和策劃好的方略一樣,自以為是的周軍上鉤了。
他的象軍要等東西兩翼的友軍靠近,有了側翼掩護之後,才能放心的前衝。
畢竟,戰象再怎麼訓練,怕火的毛病都改不掉。
陳佛智知道自己象軍的弱點,所以他很謹慎,如意算盤也打得啪啪響:待得東西兩翼友軍咬住周軍大陣,一片混戰可以讓對方陣中的大弩無法發射,他的象軍便能從中間突破,踐踏起敵軍來更加爽快。
這也是為了以防萬一,屆時即便戰象被對方用火攻嚇得失控,但它們轉身向後逃也就是往南跑時,後面空蕩蕩,不會倒衝自己人,不會殃及左右兩翼的友軍。
精心制定的作戰方略,各方各面的隱患和細節都考慮到了,陳佛智也參與了方略的擬定,所以對己方最終獲勝很有信心。
那麼,獨腳銅人宇文溫,我要把你的屍首澆鑄成一具真的獨腳銅人!
主意已定,他再度看了看戰場,周軍騎兵後撤了,但先前追趕馮暄的那一支周軍步陣還沒撤退。
用的是虎頭旗?那我先把這根刺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