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 第六百一十一章 放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一十一章 放手 (2 / 2)

大學士們在辯論中贏了(按相關制度判定),反方的反對理由無效,重新投票表決詔令透過與否時,就不得以這個理由杯葛,必須讓詔令透過。

如果辯論輸了,詔令打回中書省,從頭再來。

這樣的稽核方式,顯然會降低詔令的稽核速度,但宇文溫認為這樣的代價值得付出,因為這首先涉及到制度博弈,而一個國家只有靠制度來管理,才能長治久安。

其次,為了避免中書省、門下省相互扯皮拖後腿,他制定了相關的制度,儘可能降低扯皮的發生頻率,提高行政效率。

見著面色堅定的盧楚,還有幾位大學士們躍躍欲試的樣子,宇文溫很滿意,對於未來的制度下博弈充滿信心。

。。。。。。

樞密院,宇文溫站在一座巨大的沙盤前,一邊研究沙盤一邊聽中書令、樞密使王介紹推演過程,新籌建的樞密院還未開始參與決策,卻已經開始履行一個重要的職責,那就是“戰略推演”。

推演題目是將來的滅高句麗之役,樞密院要推演的內容,是朝廷如何有效調動水運和海運(火輪船)、陸運(火車),在短時間內將大量人員物資從中原投放到半島。

以後,還會有與東西突厥交戰的戰略推演,然後形成預案,存檔備用,這就是樞密院日常事務之一

樞密院,負責協助皇帝進行武事制誥,並且要和門下省的平章、參政進行制度下的博弈,但除此之外,還擔負著一個職能,就是協助天子打仗。

宇文溫本人具備過硬的軍事素質,還有赫赫戰功,他可以直接指揮軍隊作戰,不太需要什麼顧問。

到了太子繼位,太子好歹也帶過兵打過仗,對於軍事顧問(學士)總不會太過於依賴,可到了孫輩當皇帝,恐怕就是個軍事小白。

那麼,樞密院的任務很艱鉅,要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天子做出戰略決策,或者在某一場戰役發生之後,隨時跟進戰況,為天子做講解,預測戰局發展。

免得不懂軍事的小白皇帝亂指揮,在官軍佔上風時熱血沸騰,要求前線主帥領兵全力出擊來個大獲全勝;在官軍處於下風時,又風聲鶴唳,要求前線主帥“避戰保船”。

這不是宇文溫杞人憂天,隨著電報的普及,坐鎮中樞的皇帝和宰執們,在技術硬體層面上完全有能力遙控邊疆戰事,但這樣的遙控,往往只會壞事。

專業的事情,要由專業人士來處理,所以,後世的總參謀部及其相關制度,以樞密院的形式出現了。

畢竟電報(有線電報)已經有了,軍隊開始全面火器化,鐵路網也在慢慢成型,進行戰略決策和協調的總參謀部,其出現也有了技術硬體的支援。

等樞密院一開始運作,朝廷任何戰略和戰役層級的軍事決策,宇文溫不會發表直接意見,樞密院經過推演做出的戰略、戰役決策,只要不是很奇葩,他不會否決。

宇文溫要讓軍事決策制度化,讓皇帝在軍事決策(戰略、戰役層級)中的角色淡化(不是邊緣化),身體力行,給兒孫做榜樣:

征戰十餘載、號稱不敗的祖宗都要聽樞密院的決策,子孫後代如何能一意孤行?

他不希望因為自己無能兒孫的瞎指揮,導致無數將士白白陣亡。

宇文溫自己有見識、知識、能力,還有自制力,不會荒廢朝政,所以若是建立一套完全圍繞皇帝轉的決策體制不是不行,還能最大化發揮決策效率。

但是,他有能力、有精力、有自制力,不代表兒孫有。

雖然身後事宇文溫管不著,但建立一個健康、有效的決策制度確實可以的,那麼首要一點,就是要學會放手。

用自己的身體力行告訴後代,這套制度運轉起來,是完全有效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