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要對付士族,從政治上斷掉對方的權勢、讓對方邊緣化,是十分有必要的。
宇文溫為了對付士族,進行了充分的準備並付諸行動。
政治上讓士族無以為繼,經濟上讓對方破產或者收入銳減,知識方面,用公辦學校體系和應試教育快速培養庶族學子,讓士族精英子弟在科舉戰場上被人海淹沒,徹底失去優勢。
這就是宇文溫為了對付敵人而做出的努力,堅持了差不多三十年,現在效果出來了。
士族莊園日益衰落,不得不轉型,卻無法徹底和傳統割裂,即便開辦了作坊、工場,規模也比不上實業主階層的大型工場,經濟實力差了一大截。
許多佃農、莊客擺脫人身依附跑去務工,士族手中的人力資源明顯下降。
士族子弟在科舉上不佔優勢,最近一次的科舉殿試,進士之中庶族子弟已經佔到七成。
政治、經濟、文化優勢不再計程車族,迎來了落日餘暉。
但是,距離斷氣還很早。
因為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宇文溫所看的調查報告,有許多民情調查結果,調查人員在河北各地調查發現,士族的名望,依舊很高。
士族子弟,即便沒有官職,出行沒有排場,但在眾人眼中,依舊光芒萬丈。
可以說,五姓七望的子弟,即便沒有官職,身著布衣徒步走在街道上,在旁人看來,其氣勢卻強過公卿,渾身上下散發著高貴的氣息。
在世人眼中,世家子弟才是真正的貴族,達官顯貴都想著自己或者兒孫能娶五姓女為妻。
數百年來形成的門第觀念,花三十年就想更改,現在看來簡直是痴心妄想。
這樣的現實,讓宇文溫很不爽,看著報告中記錄的實情,彷彿那些布衣世家子弟是故事裡正義凜然的主角,風流倜儻的英俊少俠。
而他,是面目可憎、壞事做絕的大反派。
宇文溫放下報告,喝了杯茶,繼續琢磨。
事到如今,除非人身消滅,否則士族的餘暉依舊存在。
南朝士族,就是在侯景之亂被挖了根,再沒有任何振興的希望。
歷史上士族時代真正落幕,是唐末的白馬之變(白馬驛之禍),大量士族出身的官員被屠殺一空,家族徹底完蛋,從此退出歷史舞臺。
現在看來,生活在太平時節的五姓七望子弟,還有眾多士族子弟,即便沒有官職,卻有名望,依舊是世人眼中的“天生貴種”。
達官顯貴們,依舊會為了娶五姓女而爭破頭,這就是現實。
想要讓士族徹底斷氣,除非...
宇文溫摸了摸鬍鬚,繼續琢磨。
時代不同了,因為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士族的莊園快速衰落,雖然紛紛轉型開辦作坊、工場,卻也只是得個溫飽,而且競爭力比不過大工場。
再過得三四十年,也許工業時代就要降臨,在時代的力量面前,一切過時之物都會被掃蕩乾淨,其中就包括士族。
歷史上,白馬驛旁那滾滾黃河水,將無數士族棟樑們捲走,現在及不久的將來,蒸汽機形成的時代浪潮,也會把士族們全都“衝”走。
所以,宇文溫覺得並不需要殺人,只需要把鍋爐的火燒得更旺些,把百足之蟲煮熟、煮透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