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 第六百八十一章 板上釘釘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八十一章 板上釘釘 (1 / 2)

上午,議事廳內,高句麗王派來督戰的使者,和東部大人淵蓋蘇文交談著,在場的高句麗將領默不作聲,靜靜聽著,後堂,金名誠同樣在傾聽雙方談話。

他在這裡已經待了十餘日,巧舌如簧,要說動淵蓋蘇文識時務、棄暗投明,如今效果明顯,高句麗王派來督戰的使者,恐怕要白忙活一場了。

淵蓋蘇文作為薩水上游地區防線的高句麗軍隊主帥,丟了重要的屏障——忘川地區,這意味著耗時十餘年、動用大量人力物力修建起來的重要防線,就這麼缺了一角(北端)。

若接下來,淵蓋蘇文此刻鎮守的山城再失陷,意味著周軍從側翼突破整條防線,逼近高句麗“臨時國都”所在的地區。

大量軍隊和百姓放棄了平原地區,躲到群山之中,為的是堅壁清野,避開敵軍的鋒芒,和敵人對耗,耗到對方因為後勤成本太高而收兵。

如果無法保證對峙,讓敵人逼近臨時國都,就真的逃無可逃了。

為此,中樞希望作為一方主帥的淵蓋蘇文趕緊想辦法,改變一味死守的做法,想辦法扭轉戰局。

然而,淵蓋蘇文按兵不動,只是一味防守,似乎在等著周軍來攻,若是在忘川之戰前,這種策略倒也沒錯,可忘川之戰己方那苦心經營的堡寨群,扛不了多久就完蛋了,再一味地死守,恐怕是守不住的。

為此,高句麗王多次遣使催促淵蓋蘇文適當主動出擊,以攻代守,不要再和之前一樣死守,但收效勝微。

後來,有流言稱周軍正在勸降淵蓋蘇文,所以淵蓋蘇文才按兵不動,想要待價而沽,為此,高句麗王愈發坐立不安,此次再次遣使,想督促淵蓋蘇文出戰,但又不好逼迫太甚。

就怕對方真的投了周國。

金名誠聽著那使者急切卻又不敢把話說太狠的語氣,深切體會到高句麗王的無奈,心中不由得冷笑: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淵蓋蘇文的祖父淵子游,靠著討伐靺鞨、百濟、新羅,積累了赫赫戰功以及威望,所以得任大對盧一職,這官職就等於中原的宰執。

源氏透過主導對外戰爭,培養了一批親信,拉攏了大量的貴族,以至於在大對盧之上,特設了“莫離支”一職,權勢更進一步。

莫離支一職,大概等同於中原的中書令加兵部尚書,軍、政大權握在手中,王權與之相比,有些黯然失色。

淵蓋蘇文的父親淵太祚作為莫離支,一直在抓權,這讓當時新繼位的大王高元坐立不安,為了扳回一局,於是親自帶兵,聯合靺鞨各部,對周國的遼西地區發動進攻。

高元想靠著軍事勝利重振王室雄風,但此舉卻惹惱了周國。

後來周國大舉興兵,把高句麗打得大敗,好不容易求和成功,但鴨綠水以北地區悉數丟失,而平壤地區也被周軍掃蕩,傷亡慘重。

許多貴族都遭受損失,由此怨聲載道。

高元因此威望大跌,然而淵氏的威望同樣大受影響,因為就是這對君臣無能,才讓“國人”(貴族們)的利益嚴重受損,連帶著喪師辱國。

所以,去年高元去世後,其子根本就沒機會繼位,貴族們擁護高元之弟高建武繼位。

高元為這場大敗付出了代價,淵太祚同樣如此。

他作為莫離支,任內禦敵無方,國土大半淪陷,不要說政敵不待見他,就連原本忠心耿耿的政治盟友也離心離德。

這就是大權在握的利和弊:開疆擴土,功勞和聲望歸你;喪師辱國,責任和罵名也歸你。

淵太祚的威望不如當年,對於局勢的控制力度也不斷減弱,到後面甚至無法為自己兒子淵蓋蘇文鋪好繼任的道路。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