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 第六百七十六章 堅壁清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七十六章 堅壁清野 (1 / 2)

浿水,一艘蒸汽船靠泊在北岸,其向河心一側船舷上,有數根大管伸入水中,船載抽水泵不停抽著水,將河水抽上船,再經由膠管輸送到岸上。

岸上是一處木柵欄圍起來的大院,院子裡有幾個大鍋爐正在燒水,所燒的水來自那艘抽水船,燒開的水,則用於供應軍營。

一座方圓數里規模的軍營就在不遠處,緊靠著浿水,岸邊又建起規模不小的碼頭,以便船隻輸送人員和物資。

軍營東北方向一里外,是高句麗國都平壤城,而此時的平壤城已經化作火海。

熊熊燃燒的火焰照亮了城外周軍士兵們的眼睛,也照亮了魏王宇文維民的雙眼,他看著燃燒的平壤,面上沒有半點表情。

大軍從萊州黃城港出發,不到一個月時間就攻克平壤,這樣的速度值得驕傲,卻沒什麼好驕傲的:平壤城不過是一座空城,沿途高句麗軍隊並未進行頑強抵抗。

情報顯示,當週軍渡海而來、進攻浿水入海口處的海港時,高句麗君臣就堅決執行堅壁清野的策略,將浿水沿岸地區百姓及牲畜遷走,然後放火燒燬村莊。

不僅各地村莊、堡寨、城池是這樣,就連一國之都平壤也是如此。

當週軍先鋒抵達平壤時,發現城中俱是殘垣斷壁,到處都是腥臭的動物屍體,就連水井也不例外。

大量蒼蠅聚集在這些屍體上,讓整個平壤城宛若“蒼蠅城”,人在其中行走,會有密密麻麻的蒼蠅飛來,落在身上,彷彿換了一身衣服。

平壤及周邊的高句麗軍民,均已撤往東北面的綿延大山,那裡有許多山城,囤積了大量的糧食,足夠這些人龜縮在山中和周軍長時間對峙。

所以,當中路周軍沿著浿水向平壤進軍時,根本就沒有打過什麼打仗,反倒是河道里堆積的障礙物阻滯了周軍船隊的前進速度。

現在,身處平壤城外的宇文維寧,雖然向國內發去捷報,心中卻沒有多少喜悅之情。

因為敵軍主力完好無損,而己方想要與其決戰,就得在綿延群山裡啃山城,一座山一座山的爭奪。

宇文維寧看著燃燒的平壤城,片刻後轉身向軍營走去,敵人的手段極其惡毒,直接把平壤城變成瘟疫源,所以只能一燒了之,把一切魑魅魍魎燒得乾乾淨淨。

地上的不乾淨可以燒掉,但水中的不乾淨卻只能靠另一種辦法來清潔,那就是把水過濾然後燒開。

沸騰的水中,肉眼看不到的不乾淨,經過高溫處理也都變得乾淨了。

宇文維寧來到營區,來到給水處,看著那一個個高大的儲水罐,看著一根根和鍋爐房連線的輸水鐵管,看著一排排水喉,還有限時提供熱水的一排排洗澡房,很滿意。

技術成熟的集中供水系統,可以在水源(河流)被腐爛屍體汙染的情況下,給數萬將士提供清潔的飲用水,所以,高句麗軍隊在浿水上游汙染河水的行為,等同於徒勞無功。

對方以為,把大量開始腐爛的動物屍體放在竹籠裡沉入河底,就能長時間影響下游地區的飲水衛生,簡直是可笑至極。

轉到中軍大帳,宇文維寧看著分成幾撥在忙碌的佐官,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聽佐官彙報當前進度。

第一件事,集中供水系統運轉正常,碼頭的裝卸能力達到了設計能力的六成,大量物資運抵這裡,包括充足的燃煤,能確保供水系統運轉,也能確保內河炮船的使用。

然而,光靠燃煤海運可不行,因為到了夏秋季節海上多風暴,屆時海運大受影響,所以必須就地取材。

所幸,這十來年間高句麗一直在開礦挖煤,以煤炭作為“歲幣”交給周國,而平壤地區就有煤礦,其位置早已被周國掌握,如今幾支專業的挖煤隊伍正在軍隊保護下,恢復這幾處煤礦的開採。

大概再過得月餘,這些已經成熟開採的煤礦就能恢復生產、全力供應煤炭了。

第二件事,農業生產:運來的麥種、稻種已經就位,如今是春末夏初,被荒廢的農田還來得及耕種,朝廷組織的屯田隊伍已經抵達,和部分士兵一起開始種田。

旱田種麥子,水田種稻谷,水稻採用插秧法,而位於軍營邊上的育秧大棚已經開始育秧,幾個商社的隊伍負責育秧工作,為浿水地區拋荒的水田提供秧苗。

第三件事,建築材料陸續到位,施工隊已經準備就緒,按照預定方案,要在平壤周邊平原地區修建堡寨,讓軍隊和屯田隊伍有依託。

又要修建炮樓,控制要道,策應堡寨,逐漸強化對平壤周邊地區的控制。

然後建立平原和山區交界處的防線,爭取讓高句麗軍隊“進山容易出山難”,順便護住平原的農耕區,確保秋天的農業收穫。

總而言之,一切都按著作戰方案行事,目前進展順利,能夠趕在夏秋之際風暴多發季節到來前,讓行軍初步在浿水及其周邊平原地區站穩腳跟,物資供應不受海運中斷的影響。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