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以目前的技術水平來說,要發展石油化學工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能提取出石蠟、精火油以及一些潤滑油,已經是當前技術水平能做到的極限了。
以石油為原料,大量生產包括肥皂在內的化學制品,這一幕在他有生之年出現的機率很低。
想到這裡,宇文溫拍拍劉楊的肩膀,笑道:“你啊,一把年紀了,身體吃不消,許多事,就交給年輕人辦。”
劉楊聞言有些著急,爭辯說自己精力旺盛,依舊能夠“證道”,宇文溫看著這倔老頭,又看看其身後推輪椅的“小劉”,以不容置疑的語氣說:
“不行,事情都被你做完了,後輩們做什麼?你忙了一輩子,欠家人那麼多,該還債了。”
“莫要老想著試驗試驗,多使喚年輕人,不要累著自己,走,去前面看看。”
一行人來到生產車間,因為車間裡油脂氣味很重,所以宇文溫只是在外面看了看,然後轉到成品倉庫。
看著倉庫內一桶桶甘油,宇文溫頗為滿意。
製作肥皂的皂化反應,會產生一些副產物,用特定工藝將這些產物進行處理,就會獲得味道甘甜的油,是為“甘油”。
根據特定工藝,用硝酸對甘油進行處理(硝化),就能獲得硝酸甘油/硝化甘油,而這種特定工藝,可以確保人們在原料充足的情況下安全、大批次生產硝酸甘油。
很簡單的原理,實現起來花了三十年。
宇文溫走出倉庫,環顧四周,看著一座座廠房,似乎在尋找著什麼。
十七年前,這裡發生了一場大爆炸,造成重大人員及財產損失,現場幾乎被夷為平地。
當時,宇文溫距離爆炸地點有一定距離,但爆炸的衝擊波依舊將他乘坐的馬車“吹”翻,那場大爆炸讓他記憶猶新,如今時隔十七年故地重遊,頗為感慨。
若不是得旁人指引,他根本就不知道這倉庫所在地,就是當年的爆炸發生地。
那是一次意外,事後調查發現,一種被酸化而變成黃色的靛藍是罪魁禍首,這種黃色染料嚐起來有些苦、酸,名為“苦味酸”。
這是一個技術員不經意中的發現,於是大爆炸過後,苦味酸問世。
轉眼十七年過去,俗稱“猛炸藥”的苦味酸,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而發生過大爆炸的地方,現在變成新工廠的廠區,工廠生產的甘油,一個最新且重要的用途,就是用來合成一種烈性炸藥。
和苦味酸一樣的烈性炸藥。
這是化學工業大發展之下產生的新產品,是眾志成城的結果,但是硝化反應帶來的“暴脾氣”,並不是只有硝酸甘油一“人”。
宇文溫期盼多年的“硝氏兄弟”,總算來了。
代價之一,就是劉楊在一場爆炸中傷了腰椎。
看著依舊鬥志滿滿的劉楊,宇文溫不知該用何種語言來讚揚對方的不顧生死,他能做的,就是讓“硝氏兄”儘快施展力量,讓世人記住以劉楊為代表的化學家們那卓越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