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 第五百四十三章 五十知天命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四十三章 五十知天命 (1 / 2)

上午,鄴城,權做政事堂的官署議事廳裡,工部尚書何稠向天子、三高官官介紹長安火車站的建築方案,該方案的建築模型(紙)就擺在廳內。

擬建中的長安火車站,分北站和南站,加上相關配套建築和設施,是一個龐大的工程,分三期建設,一期工程預計工期大概是一年。

即便是一期工程,也要需要朝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設,因為一期工程是“骨架”,一旦出問題,就會連帶著後繼工程遭到拖累。

工部已經組織人員對建設方案進行論證,此刻,何稠將該方案的實施計劃向三高官官進行介紹。

長安火車站的勘址工作在去年已經結束,經過多方考慮,朝廷決定設南、北站,南站位於城中,為官、民兩用;北站位於長安城北郊,主要是官用。

之所以這麼設定,是因為有司綜合考慮了多方面需求,其中之一就是“利民”。

火車是新式陸上交通運輸工具,其運載能力會遠遠大於任何一種現有交通運輸工具,所以鐵路運輸必然成為最重要的路上運輸方式,那麼,如何讓其最大限度利國利民,就是鐵路建設時必須考慮的問題。

長安火車站的選址,最初有北、中、南三種方案,現在確定的方案,實際上是三選二,也就是備選方案中的“北”和“中”。

之所以要在長安城裡設定火車站,就是為了方便人員和物資透過鐵路前往目的地,讓長安百姓不需要出城,就能直接在城內火車站搭乘火車出行,或者在火車站下車後,很方便的回家。

貨物同樣如此。

乘車方便、下車回家方便,買票也方便,因為按照現有的軌道運輸經驗,客運的車票,必須提前幾日購買,總不能讓百姓為了乘坐火車,花費大量時間。

這一點很重要,因為長安城南北長度近二十里,若把車站設在城郊南北兩端,這就意味著住在城裡另一端的百姓,要花上半天時間才能走到火車站,反之亦然。

這樣會造成諸多不便,與此同時,也會造成物資運輸中的轉運成本增加。

單個貨物可能無所謂,但考慮到每日都有大量物資輸入長安,積少成多的額外轉運成本也是個很驚人的數字,分攤到百姓身上,會增加生活成本。

對於官宦人家而言,生活成本“略微”增加,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但對於家境拮据的尋常平民而言,生活成本上漲,就會導致他們的生活水平明顯下降。

所以,將火車站設在長安城中,對於全城居民來說都是很有好處的。

根據現有經驗,鐵路車站必然是人流密集之處,從而進一步帶動周邊經濟發展,將火車站放在城中,會給長安城帶來更多的生機和活力。

而火車站設在城中,一般官員(低品)因公出行也十分方便,尤其是計劃中的每日首發列車,因為出發時間較早,若火車站在城外,需要外出公幹的官吏就得在頭一晚到車站附近驛館住下,頗為不便。

然而,火車站設在城中不是沒有弊病,首要問題就是火車站的動靜比較大,而火車進出車站,以及在城內鐵路路段行駛時免不了鳴笛,這就會出現“噪聲擾民”現象。

按照現有鐵路線上火車試執行的經驗來看,火車進出車站,都必須拉響汽笛,提醒站務人員注意,也是為了提醒橫穿鐵路的人們趕緊遠離鐵路,所以火車進出火車站會很吵。

若是深夜火車拉響汽笛,沿線兩側的居民,恐怕會被吵得無法入睡。

第三,火車站設在城中,意味著會有一條“鐵索”將長安城攔腰鎖住,堪輿(風水)上倒也能找出理由自圓其說,但東西縱橫的鐵路,也把城裡南北走向的道路給“鎖住”了。

道路和鐵路的交錯路口稱為“道口”,如果有火車在鐵路上行駛,意味著沿線道口的交通中斷,長安火車站建成後,火車車流量必然不會低,若是為了保持鐵路通暢,就會導致南北道路交通頻繁中斷。

進而造成大範圍的交通堵塞。

同理,南北走向的朱雀御街,也會被鐵路干擾。

所以,火車站設在城裡,即是“利民”,也是“擾民”。

為此,工部透過多次現場勘察以及論證,給出了一系列的解決方案。

一,建設“複道”也就是高架橋,讓城中南北走向的幾條主要幹道(包括朱雀御街)跨過鐵道,馬車、人力拖車還有騎馬的人、步行的人走高架橋過鐵路,和火車互不干擾。

二,長安城內的鐵路沿線兩側,除了幾個無高橋樑的道口,以及必要的進出口外,都要築起圍牆,並設哨崗,擋住隨意穿行鐵路的人、畜,以確保火車的暢通無阻。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