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 第五百零七章 你有火車而已,你有熟鐵麼?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零七章 你有火車而已,你有熟鐵麼? (1 / 2)

長安,政事堂內,天子召集三高官官開會,太子宇文維城亦在場,並且作為此次特別會議議題的發起人,接受天子的質詢。

“按一里三百步計,一步(指的是左右腳各走一步)長的鐵軌(熟鐵所制),分量至少要九十斤,那麼,一里長的鐵軌,分量就要有兩萬七千斤,這還是單條鐵軌的分量。”

“一條鐵路,要有兩根鐵軌,那麼,一里長的鐵路,光是鐵軌的分量就有五萬四千斤,加上固定鐵軌的道釘等零星鐵製品,姑且算一里長的鐵路耗鐵量為六萬斤。”

“那麼,一千里長的鐵路要修起來,耗鐵量至少六千萬斤。”

宇文溫說到這裡,看著太子,問:“所以朝廷應該立刻大興鐵路?你有火車而已,你有熟鐵麼?”

現在是議論國事的公開場合,太子宇文維城只能稱呼父親為“陛下”,對於這問題,他立刻回答:

“陛下!鄂州大冶制鐵所,去年年產鐵量已經接近兩千萬斤徐州利國制鐵所,去年年產鐵量一千萬斤,還有許州舞陽制鐵所,年產鐵量有一千三百萬斤,加上各地鐵冶,熟鐵怎麼會不夠呢?”

宇文溫反問:“為了修一條千里鐵路,把這三大制鐵所的鐵產量都填進去?那這兩年,農具、工具都不用生產了?”

宇文維城回答:“並不需要如此,首先,鐵路線路的規劃需要時間,建設起來也要時間,千里長的鐵路,不是瞬間就要用六千萬斤熟鐵來制鐵軌”

宇文維城翻開資料,開始陳述自己的規劃,他的資料,與會人員都有,三高官官們看著自己面前厚厚一沓資料,都覺得有些頭痛。

數日前,鄂州夏口傳來好訊息,研製了二十多年的“火車”,終於擺脫蹣跚學步的狀態,做到了拖曳十節滿員客車車廂時、以平均時速不低於四十里的行駛速度。

這意味著,一種新式陸上交通工具出現(實用化)了。

火輪船和火車,一個是水上走,一個是陸上走,都能達到“晝夜兼程日行千里”的速度。

這兩樣交通工具,於國於民都是大有益處,火車成功試執行的訊息傳到長安,可謂振奮人心,但興奮之餘,政事堂諸公就要面對一個嚴峻的問題。

這個問題正如天子方才所說:你有火車而已,你有熟鐵麼?

火輪船造好之後下水就能用(前提是確保燃煤供應),航行於江河湖海中,馬上就能承擔航運重任,而火車要承擔起陸地運輸重任,必須先有鐵路。

也就是說,必須先修好鐵路,火車才有用武之地。

所謂鐵路,當然是“鐵”路,因為鐵路是由兩條鐵軌構成的,一千里長的鐵路,耗鐵量至少要有六千萬斤。

這還是保守估計,因為一旦推廣火車運輸,鐵軌的質量不能差,所以分量必須足,一步長的單根鐵軌重九十斤,不過是及格線而已。

一千里長的鐵路,耗鐵量六千萬斤,這已經超過周國一年的鐵產量。

所以,太子規劃中的幾條千里鐵路,短期內(至少十年內)朝廷根本就修不起來。

規劃鐵路之一,是長安至涼州姑臧的“長姑線”,全長至少一千五百里(初步估算)。

這條線路從長安出發,西過岐州洛邑(入蜀之大散關的門戶)、秦州上封、蘭州金城,抵達涼州姑臧,把關中和隴右連線起來。

從關中出發的人員和物資,透過鐵路可以輕鬆直達河西走廊要地、涼州姑臧,其意義非凡。

僅就軍事意義而言,“長姑線”一旦修成通車,意味著吐谷渾和西突厥距離滅亡為期不遠,皇朝的西北邊患消除,與西域的聯絡加強。

“長姑線”的好處,政事堂諸公都看得到,問題是一千五百里長的鐵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建造費用不會少,朝廷負擔不起。

之前,朝廷都沒能力在短時間內拉起多少條電報線以連線天下,更別說投錢修建造價昂貴的鐵路,即便朝廷透過發國債或者招股籌夠了錢糧,卻無法湊出這麼多的鐵。

一千五百里長的鐵路,保守估計耗鐵量都要九千萬斤,錢糧可以湊,這麼多鐵是沒法變出來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