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妾聽說唐國公和英國公結親家了?”
“嗯,李家二郎和楊家女郎定親了。”
“喔,妾今日聽人提起,還有些不敢相信呢。”
“這沒什麼吧,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男方託媒人到門當戶對的幾戶人家去探口風,女方家一聽,覺得正巧,於是對了生辰八字,喲呵,也合適,那親事不就成了?”
殿內,宇文溫坐在書案旁,一邊看著手中資料,一邊和尉遲熾繁聊天,外面夜色深沉、漫天風雪,殿內開著“暖氣”,溫暖如春。
尉遲熾繁挑起話題,當然不是沒話找話,她今日和外命婦們閒聊時,得知唐國公與英國公結親,心中詫異,所以現在要來探探宇文溫口風。
這件事,耳目眾多的宇文溫肯定知道,尉遲熾繁對此覺得有些奇怪,奇怪為何宇文溫居然能若無其事。
她知道楊濟在某種程度上算是宇文溫的“知音”,算是心腹之臣,所以,楊家女郎到了適婚年紀,而自家也有皇子要娶王妃,不就正好聯姻麼?
先前,她為兩名庶子張羅婚事,擬定的名單裡,就有楊家。
結果,宇文溫沒考慮為兒子娶楊家女郎,而楊濟,卻和唐國公聯姻了。
她認為,唐國公不至於和天家爭媳婦,而楊濟,也不該不知道其女的首選佳偶,應該是皇子。
宇文溫不是傻瓜,聽得出尉遲熾繁的言外之意,這件事,他自有主張,不打算採取什麼措施,不過既然尉遲熾繁問了,總得交個底。
“官宦之家聯姻,沒什麼大不了的,即便結成翁婿又如何?大象二年時,江山風雨飄搖,宇文家的女婿們,站在哪邊了?”
“那麼多的駙馬,那麼多的元從故舊,就這麼看著宗室男丁被押赴刑場砍頭,彷彿看戲般,這是為什麼?”
“可以說,沒有你祖父力挽狂瀾,宇文家就完了,你說說看,姻親關係,在利益面前,靠得住麼?”
宇文溫放下資料,開始給妻子講權力鬥爭的本質。
周國源於西魏,而西魏源於一個武裝集團:武川武人和關隴豪強的混合體。
這個武裝集團,一開始實力堪憂,當時的關中殘破、百業凋零又缺糧,軍隊實力也不行(數量處於下風),面對東魏的強勁威脅,幾次瀕臨滅亡的邊緣。
甚至窘迫到每年冬天時,西魏都要派人去把凍結的黃河河面鑿開(蒲津河段),防止東魏軍隊踏冰過河。
不過,西魏/周國內部團結(相對東魏而言),上下齊心(相對而言),最大化調集資源,和東魏/齊國對抗,最後翻盤,將齊國攻滅。
齊國滅亡,周國外部的主要矛盾消失,原本被這一主要矛盾掩蓋的各種內部問題就冒頭了。
由當年武裝集團演變而成的周國,宇文溫將其比喻為一個大公司,這個公司實際上是由許多股東“集資”建立的,而“資”,就是軍隊。
宇文氏不過是機緣巧合(首領賀拔嶽遇刺身亡,群龍無首),成了這個大公司的董事長(新首領)。
雖然任內業績出色,但董事長一家也傷害了許多股東的利益:執政的晉王宇文護先後剷除趙貴、侯莫陳崇、獨孤信等元老,此舉等同於清洗董事會,“卸磨殺驢”。
與此同時,宇文護連害二帝,讓宇文家的元從故舊團體分裂。
而後武帝加強皇權,也讓許多“股東”利益受損。
如此一來,這個大公司由股份制,漸漸變成宇文家的“獨資公司”,而股東們的不滿情緒也與日俱增。
“你想想看,若是有誰,把南北兩洋貿易公司,由股份制公司變成獨資公司,那麼兩洋公司的大小股東們,會是什麼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