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 第四百七十七章 你懂什麼?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七十七章 你懂什麼? (1 / 2)

傍晚,晚膳時間,宇文溫看著食碟裡的一條鮑魚(鹹魚),頗為驚喜:“哎喲,今個的東海鮑魚個頭挺大嘛!”

坐在一旁的尉遲熾繁見狀笑道:“這是黑水的魚,不是東海的海魚。”

“喔,原來是北司的新產品啊,我說之前怎麼沒見過。”宇文溫夾起一塊魚肉,咬了一口,隨後說:“不錯,即便是醃製魚,也吃得出肉質不錯。”

“對呀,據說每到秋天,就有許多海魚入黑水,然後往上游而去,這個時候,這些魚的肉質最好了。”

尉遲熾繁說著說著,有些遲疑:“這魚喚作..喚作...好像當地人稱為‘馬哈’...”

宇文溫補充道:“是大馬哈魚,讀音來自當地人所稱‘達依馬哈’,意思是定時出現的魚,三娘知道這是為何麼?”

見尉遲熾繁搖頭,他說:“這是因為這些魚兒要回到黑水上游的家鄉產卵、繁殖後代,所以每年秋天都要離開大海,洄游淡水河。”

吐了根刺,宇文溫繼續說:“黑水各部,過的是漁獵生活,所以河裡的魚獲對他們來說很重要,時間一久,就觀察到這魚兒的習性。”

“這大馬哈魚,生在淡水河裡,長大了些,就順流而下入海,在海里闖蕩、長大、成家,到了秋天,和伴侶以及同伴一起溯流而上,返回家鄉。”

“入河時,魚兒身強體壯,歷經千里跋涉回到家鄉,累得皮包骨,產下魚卵後死去,而小魚兒孵化出來後,繼續父母的生活歷程,一代又一代。”

聽著宇文溫“科普”,尉遲熾繁忽然覺得這些“大馬哈魚”很不容易,那麼艱苦的“返鄉之路”才開始,就被人捕撈,結局是不是慘了些?

“魚兒那麼多,又怎麼捕得完?北司在黑水流域開拓,除了價值不菲的皮毛,怎麼著都得找些能回本的資源。”

“再說,黑水流域的據點要儲備食物過冬,就地取材的大馬哈魚,不正好合適麼?”

宇文溫一邊吃,一邊和尉遲熾繁聊天,聊著聊著,聊到了“新大陸”。

宇文溫對於新大陸充滿信心,確定能找到各種經濟作物以及豐富礦產資源,因為這是“歷史事實”,但又不能說破,便泛泛而談:

“那地方肯定有好東西,只是一下子找不到罷了,再耐心等上幾年,一定會有好訊息的。”

“二郎,那地方真有殷商遺民麼?”

“誰也無法確認,所以才需要繼續探索嘛。”

前不久,宇文溫在政事堂上宣佈自掏腰包支援探索新大陸,為此,北洋貿易公司開始醞釀建立分號(分公司),專門負責新大陸的探索、開發事宜。

這個分號會募集民間資金,以便支撐起那看起來前景不明的大探索。

宇文溫要掏的錢可不是小數目,當然要由尉遲熾繁來把關,作為“內當家”,她肯定要從宇文溫這裡打聽一些“內幕訊息“才放心。

現在既然宇文溫說一定會有,那就一定會有。

有了底,尉遲熾繁才好給外命婦們宣揚新大陸的“機遇”,如此,才能讓各位“內當家”拿錢出來,一起“集資”探索新大陸。

宇文溫其實很想和妻子說說新大陸到底有什麼,但還是忍住了,因為他無法“自圓其說”。

但答案就在那裡,能否“解題”無非是時間問題,所以,這筆財是發定了,投多少錢進去都不會虧,眼下,就只能拍著胸膛向妻子保證,保證這個投資“穩賺”。

說著說著,尉遲熾繁說到了電報,自長安和洛陽之間的電報線拉起來後,普通公務資訊的傳遞方便許多,而“電報局”還兼顧民間業務,也就是“公私兩便”。

此舉不僅僅是為了便民,也是為了靠著旺盛的民間“通訊”需求以獲取收入,填補架設、使用、維護電報線的高昂費用。

尉遲熾繁說著說著感嘆:“有了電報,確實方便許多,可是,一條線上,只能一端發,另一端收,不能同時對向傳送電報,效率太低了,許多人等得不耐煩,索性直接派人騎馬去洛陽傳訊息。”

“誰說不是呢?電報線就像一根獨木橋,一次就只容得下一個人透過。”宇文溫說著說著嘆了口氣,“唉,湊合著用吧,總好過沒有不是?”

。。。。。。

夜,寢宮,宇文溫用教學模型給陳講解何為“電報”,模型結構很簡單,就是一個電池供電的直流電路,上面串聯著閘刀式開關、電磁鐵,外加一個發條驅動的紙帶輪。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