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部,會議室,一場討論正在進行,與會人員裡,有身著官服的官員,也有身著常服的平民,如此違和的場景下,大家關注的卻不是官、民混坐,而是一副巨大的輿圖。
輿圖畫的是極西之地波斯國周邊的形勢,討論的內容,就是朝廷要如何與波斯國打交道,以便南洋貿易公司能更好地在極西之地賺錢。
南洋貿易公司董事丁正元,此刻作為講解人,將南洋貿易公司的“訴求”,向在座的禮部官員進行彙報。
若朝廷促成波斯國和羅馬國停戰、並與這兩個國家締結貿易合約,南洋貿易公司未來的業務量和利潤,會出現爆發性增長。
“誠如輿圖所繪,波斯國國都泰西封東南數百里外,就是一道狹長的海灣,此灣為西北東南走向,目前被兵部命名為‘波斯灣’。”
“波斯灣西南,是一塊廣袤的沙漠地區,名為‘撒拉遜沙漠’,撒拉遜沙漠三面環海,大家請看其西南部...”
“這裡也有一道狹長的海灣,走向同波斯灣一般,這海灣兵部命名為紅海灣,其西北段盡頭,以及西面陸地,為羅馬國的阿非利加總管府。”
“紅海灣的東南方向海口,北面陸地是撒拉遜沙漠的南段,這片南端地區,音譯為‘葉門’,如今是波斯國管轄。”
“與葉門隔海對望的西南面陸地,是‘阿克蘇姆國’的國土,這阿克蘇姆國疆域遼闊、歷史悠久,北面陸地國境和羅馬國的阿非利加總管府接壤,數十年前,葉門為其國土,後來為波斯所奪。”
“阿克蘇姆國為羅馬國盟邦,卻因為國力相對較弱,無法收復葉門失地。”
“自波斯和羅馬交惡以來,葉門的波斯水師封鎖紅海海灣出口,所以羅馬國和天竺乃至皇朝的海貿中斷,阿克蘇姆國水師羸弱,對此無能為力。”
“所以,若此次朝廷能夠勸和兩國,並與之締結貿易條合約,那麼,請看這裡....”
“公司的述求,就是在葉門租借一片港區,作為公司專營的貿易港,即租界,租界事務及人員由公司管轄,如果有別處犯事、逃入租界者,波斯官府要捉拿,也得租界方協助,不得擅入。”
“公司船隊抵達葉門,波斯官府只能按船收稅,不得登船檢查,不得干擾船隻進出,而船隊是到紅海末端的羅馬國做買賣,還是到海對岸的阿克蘇姆國做買賣,都和波斯國官府無關。”
“如果波斯國不同意,那麼公司就會到葉門對岸、阿克蘇姆國的海岸地區設貿易中轉港及租界,相關費用和市舶稅,自然就和波斯國無關。”
“與此同時,葉門東南外海有一大島,荒無人煙,並無官府,卻有淡水河流,此島正好扼守海灣進出口航道,所以多有海寇盤踞,波斯水師多次清剿,卻治標不治本。”
“此島必須由朝廷控制,然後建立要塞、港口、船場,以便公司駐泊船隊,防備不測。”
“何為不測?自然一是海寇,二是防備波斯國出爾反爾。”
“波斯國若有變,公司在葉門的人員及貨物,好歹能撤往這大島避難,而公司的武裝人員及船隻,也可以駐泊此島,隨時護衛商船,卻不需要駐泊葉門,引來各種麻煩。”
丁正元洋洋灑灑說了一通,將南洋貿易公司對“西洋”地區的貿易佈局一一道來,簡而言之,就是不光要在“西洋”地區有幾個貿易據點,還得幾個武裝力量據點。
隨時可以打擊海寇,或者作為緊急避難地,以防不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