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 第四百四十三章 軍區和政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四十三章 軍區和政區 (2 / 2)

很簡單,軍區的軍事行動,需要調集轄區內的物資,需要徵發百姓服兵役、為作戰服務。

與此同時,轄區內的豪強大族、強宗著姓對於官府而言是刺頭,行政官員想要“降服”這些刺頭,手中沒兵說話都不敢大聲。

所以為了確保軍、政的高效率和降低統治、作戰成本,軍區長官兼任政區長官是必須的。

代價就是軍區長官容易尾大不掉。

但新的軍區制不一樣,軍區和政區是分離的,或者說,軍區的覆蓋範圍和政區的範圍是不同的,軍區長官不會兼任政區長官,反過來也是如此。

若重新劃分政區,可以是宇文溫所熟知的河南省、河北省、山東省、山西省、江蘇省、江西省等省一級行政區。

但軍區卻不需要這麼多,一個軍區的軍事轄境,可以橫跨幾個政區。

以周國國內而言,搞不好十個大軍區就夠了。

宇文溫當然不會照搬後世的七大軍區,而是引入單純的軍區概念,對周國國內進行軍事行政區劃的劃分,軍區長官不管民政,也不管稅收,只管軍事。

各級行政區的普通治安管理,由民政機構負責,軍區長官的升遷都是在武職官體系裡進行,民政長官的升遷,都在文職官體系裡進行,兩者不會有交集。

如此,就實現了文武分途。

此舉杜絕了地方官割據自立的可能,但如此一來,掌管軍權的軍區長官不就有了尾大不掉、割據自立的可能?

不會,因為朝廷甚至不需要控制糧食供應,只需要控制軍械和火藥即可。

當火炮、火銃成為軍隊的主戰裝備,當軍隊實現熱兵器化之後,朝廷控制住軍械和火藥的生產和運輸,就能有效掣肘地方駐軍。

各大軍區長官,不會有機會染指軍器監,各大軍器監(包括能製造大炮的少數幾個軍器監),其管理和守衛都輪不到軍區說話。

軍區長官想造反,且不說首先得解決軍令、軍政分行的限制,就說幹掉軍中的監察官(監軍等)也許很快,擊潰地方官的武裝警察隊伍也許不難,但要攻打城池,就得面對城防火炮。

與此同時,還得攻佔最近的軍器監以奪取火銃、火藥。

在那之前,中央派出的平叛大軍已經乘坐火輪船殺到了。

即便雙方對峙,沒有軍器監的火藥供應,叛軍能撐多久?

即便有火藥供應,那麼猛炸藥呢?能生產猛炸藥的軍器監很少。

叛軍的火炮只能發射實心彈,官軍的火炮能發射裝填猛炸藥的開花彈,兩軍對轟,誰先死?

可以說,隨著戰爭進入熱兵器時代,軍隊對於軍械和火藥的依賴大幅上升,沒了火藥,火銃、火炮就是廢鐵,戰鬥力瞬間歸零。

而叛軍不可能自己招募工匠來製造火炮、火銃、火藥。

火輪船(螺旋槳推進)的出現,讓朝廷向各地投送軍隊的能力大幅增加,而猛炸藥的出現,讓中央朝廷能夠保持對地方軍頭的技術優勢。

所以,朝廷平叛的能力翻了幾倍,而軍頭造反的難度也翻了幾倍。

那麼在此基礎上(新式運輸工具、武器的巨大技術差距),建立新式軍區制度是可行的,而且軍區不需要和政區重合,從源頭上就斷掉軍政合一的路子。

對外的軍事行動,依舊是行軍制,不需要改。

聽到這裡,楊濟默默點頭,這種軍區和政區分離的單純軍區制,確實能有效實現地方官文武分途之目的。

“至於軍區和政區要如何協調,確保駐軍日常的糧草供應,當軍區展開軍事行動能得到政區給予的人員、物資支援,還有雙方如何協調,以便高效處置突發的重大治安事件,這需要進一步的制度建設,不是三兩句就能說完的。”

宇文溫說著說著,搖頭笑了笑:“說白了,想要實現不降低效率的文武分途,就得花大錢,對於歷代朝廷而言,中央財政入不敷出,那麼地方官文武兼備,是高效低成本行政的最優解,所以即便有做大的隱患,也只能硬著頭皮實行。”

“現在,朝廷要變法,別的不說,先說有沒有錢糧,再說錢糧夠不夠,若財政撐不住,什麼變法都沒用。”

“錢難掙,但再難朕也得咬牙撐下去。”

楊濟趕緊附和:“陛下生財有道,定然....”

“行了,生硬,生硬!”

宇文溫做了個“停”的手勢:‘朕還沒說完,方才朕挑的刺,其實有更好的解決辦法,花錢還少,信不信?”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