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楊府,楊素獨坐書房發呆,獨眼看著案上一物,目光有些黯然,一旁的侍妾見著他情緒有些低落,不敢撒嬌,默默地候著。
不知過了多久,楊素忽然說道:“你且下去吧。”
侍妾聞言趕緊行禮告退:“是,妾退下了。”
待得房間內無人,楊素將案上那香囊拿起,看著這熟悉的物件,又想起了亡妻鄭氏。
他的結髮妻子鄭氏已經去世三年,雖然當年夫妻倆經常吵架,楊素時常被母老虎氣得青筋暴跳,但如今沒人在身邊囉囉嗦嗦,楊素反倒覺得心裡空蕩蕩的。
那年,他為了掩護逃難的先帝宇文乾鏗南下,和鄭氏分頭行動,從此相隔多年,東躲西藏的鄭氏輾轉奔波,歷經千辛萬苦才和他團聚。
以此而論,鄭氏真是女中豪傑,楊素雖然有時候很煩對方,但某種程度上又依賴髮妻。
如今,人不在了,作為遺物的香囊,無意間被楊素翻到,睹物思人之際,讓他情緒有些低落。
書房外響起說話聲,楊素收拾心情,將香囊收起來放好,不一會敲門聲起,楊素應了一聲,楊玄感提著個籃子推門而入。
楊玄感是楊素的長子,被楊素寄予厚望,此時父子對坐,楊玄感將籃子中厚厚一沓資料拿出來,放到案上,先開口:“父親,孩兒都看過了。”
“那好,你來給父親說說,這資料到底說的什麼。”
楊玄感聞言有些驚訝:“父親不是看過了麼?”
“父親老了。”
楊素的回答有些滄桑,楊玄感見著頭髮開始花白的父親,點點頭,說道:“那孩兒便為父親講解一二。”
“這火輪船,分為許多種....”
數日前,天子放出訊息,說要參照兩洋貿易公司,籌建輪船招商總局,總攬火輪船航運事務,又給三高官官們發放了一份資料,對於火輪船的情況進行了詳細說明。
資料很多,楊素看了一遍,只覺得自己果然老了,他沒有太多精力來研究火輪船,所以讓兒子楊玄感代為效勞。
楊玄感拿著資料在家閉門看了幾日,終於弄清楚個大概,此時將其中內容講給父親知曉。
火輪船,是以燒煤的蒸汽機驅動輪槳划水的船隻,不需要帆,也不需要人划槳,今年夏初在黃州西陽試航時,達到了逆水航行時速十五里的速度。
這樣的速度,可以持續五個時辰十個小時,休息一晚,第二天繼續。
如此一來,就說明火輪船在載重量為四百石的情況下,在大江之上逆水時,可以日行一百五十里,若是在水流不那麼湍急的內河,速度還要更快些。
而尋常載重五百石的漕船,這種情況下一般每日也就只能走三十里左右。
所以,火輪船的出現,必然會使漕運方式發生劇變,成本大幅降低,而花費的時間明顯縮短。
而這份資料裡,還對火輪船除了漕運外的各種用途進行了闡述。
第一,客運,需要專用的客船,而資料上對這種客船的情況進行了闡述。
資料上配有附圖,畫的是一艘客運火輪船的“三檢視”,所謂“三檢視”即主檢視、俯檢視、左檢視三個基本檢視,而這樣的表現形式,是楊素不太習慣的。
楊玄感便用語言來給父親描述何為“客運火輪船”。
圖上所畫船隻為兩舷明輪推進式,蒸汽動力,卻又有兩根桅杆,配備有硬帆,以適當藉助風力,所以稱為機帆兩用,而船帆的升降依靠蒸汽動力,即高效,又省人力。
船身木殼鐵肋,載客量兩百五十人左右,每人按一百四十斤計,還包括等重的行李。
這種客船用於長江客運,船上有一到三等客艙,可供不同身份的乘客休息,又有廚房,為乘客提供一日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