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聲音如此尖銳,讓我的腦袋隱隱作疼,循聲望去,原來是郎主呼喊著倒地,全身不住抽搐。
我強忍著不適,跑向冰棺,伸出右手——右手還沾著泥土,那是投擲石塊時,石塊上泥土留在我手中的痕跡——將陳昌攥著的血紅玉佩扯下。
我,想起來自己是誰了,所以,不能再讓這白猿精禍害人間,雖然我不知道對方接下來想做什麼,但其目的一定不對勁。
我奪了紅色玉佩,在漆黑的密林裡快速奔跑,不停變換著方向,離那廢墟越來越遠。
身後遠處傳來憤怒而又淒厲的呼喊聲,迴盪在群山之間,彷彿是一個女子在呼喚情郎,亦或是痛失至親後,聲嘶力竭的悲鳴。
我知道自己殺不了白猿精,所以唯一能做的就是打斷作法,然後將這玉佩帶走,逃到一個沒人認得的地方躲起來,永遠躲起來,讓那白猿永遠也找不到。
....許多年過去,我依舊記得那淒厲的呼喊聲,雖然不知道白猿後來如何了,但當我又聽到有人在傳謠,說歐陽詢是白猿野種時,我明白,白猿還在人間遊蕩。
懷著滿腔怒火,扮作各色人等,穿州過郡,尋找自己的仇人。
其中一個,就是我。
所以,看到這些文字的人們,請你們記住,一定要提防那瘋狂的白猿,如果有機會,一定要斬草除根。
楊麗華合上書,抹了抹額頭上冒出的冷汗,撫摸著封面,一時間百感交集。
這本書說的故事,實在是太驚悚、太引人入勝,所以她看完之後,依舊忍不住拿出來看,回味其中幾個片段。
尤其那白猿精作法、以七星引魂陣復活蕭紀的詭異情景,讓她每看一遍,都覺得心中發毛。
卻又忍不住要看。
本書作者,以第一人稱“我”敘事,讓讀者有很強的代入感,所以,楊麗華被帶入故事之中,化身“石塔西”探員“我”,將一件件詭異往事的朦朧面紗揭起。
“我”,歷盡千辛萬苦,找到了曾經被白猿奴役的書生所留下文字,得以瞭解當年發生過的詭異事件。
但到了後來,楊麗華不需要被作者代入故事,因為故事提及大象二年初那場皇宮行刺大案,她就是當事人之一。
而本書作者,用詭異的方法,將這件刺殺皇帝大案,演繹出了新的“內幕”,讓作為當事人且記憶猶新的楊麗華,看舊事重提,百感交集。
“那年”,白猿精作法、復活蕭紀失敗,承受反噬,修為幾乎盡毀,只能躲起來修養,多年後方才恢復些許元氣。
至關重要的血紅玉佩,被曾經奴役的奴僕奪走,白猿苦苦追查,卻找不到此人下落,絕望之際怒火更盛,便想起了第三恨:
當年魏軍攻入蜀地,導致蕭紀大軍進退失據。
那年,率領魏軍攻入蜀地的魏將,“此時”已進爵蜀國公,也就是周國太祖的外甥尉遲迥,白猿屢遭重擊,法力幾乎散盡,無法刺殺尉遲迥報仇。
且尉遲迥虔誠信佛,家宅有神靈保佑,白猿無法靠近,思來想去,便計上心頭。
白猿化身尼姑,伺機接近尉遲迥續絃王氏,巧言令色,挑動一心迴護親生子的王氏薄待尉遲迥原配所出子,弄得尉遲迥諸子不和,家宅難安。
但這樣還不夠,白猿要讓尉遲迥一家滿門抄斬,如同歐陽紇一家那樣。
白猿為此精心策劃,最後實行了一個惡毒的陰謀,這個陰謀激起的大事件,楊麗華當年就是親歷者之一。
她看過故事之後,不由得愕然,有拍案驚奇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