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滿堂賓客,看著妻兒,他只覺心中溫暖異常,如今兒子有了,妻子又持家有道,成家立業中的“成家”,算是圓滿完成。
接下來,即便不為自己,也要為了妻兒取“立業”。
尉遲融雖然姓尉遲,但他家和當年的奸臣尉遲沒有關係,連遠親都不是,畢竟大象年間,故蜀王之子尉遲誼任朔州刺史時,就沒和他家認親。
這不奇怪,因為尉遲融曾祖父、祖父都是魏國(東魏)、齊國官員,和西魏、周國的尉遲家族本就沒什麼親戚關係。
再說,即便有些許關係,他們這破敗家族,當年也攀不上故蜀王(尉遲迥)家族,
齊國滅亡之後,尉遲融的祖父還做過周國的濟州刺史,沒多久便病故,尉遲融之父也英年早逝,於是年幼喪父的尉遲融其境遇不怎麼樣,年少時以打鐵為生。
但他父親的故人蘇謙,卻沒有忘記“世侄”,雖然尉遲家已經家道中落,不再是官宦人家,“世侄”已變成鐵匠,出仕無望,蘇謙依舊將女兒蘇嫁給尉遲融。
得了妻族的支援,尉遲融的日子才好過一些,小鐵鋪漸漸擴大,後來又遇到了大好人興和鏢行的林鏢頭。
林鏢頭是幷州人,在鼎鼎有名的興和鏢行做事,是押隊鏢頭,見識多、交際廣,某次來尉遲融的鐵鋪訂做佩刀,一來二往就有了交情。
鏢行派出鏢隊運鏢,行走各地,馬匹的馬蹄多有磨損,所以要給馬掌釘上馬蹄鐵,時不時要換,而與尉遲融相熟的林鏢頭,牽線搭橋,讓尉遲融的小小鐵匠鋪,成了興和鏢行的“馬蹄鐵供貨商”。
有了這個大客戶的訂單,“尉遲鋪主”的鐵匠鋪名聲大作,生意興隆,規模很快擴大,因為人手充足,所以尉遲融不必再親自打鐵。
但他不甘心一輩子碌碌無為,見著家境好轉,便有了投軍建功立業的心思,卻沒有門路,因為老丈人已去世。
而熱心的林鏢頭,有門路。
代地毗鄰草原,又有崇山峻嶺,所以賊寇多,即便官軍在各要地築壘建寨,外防突厥內防賊寇,依舊時有商旅遇襲,所以官府決定組建“巡路響馬”,剿除馬匪。
尉遲融得林鏢頭引薦,靠著興和鏢行作保,當了“巡路響馬”的隊主,帶著部下數次擊破馬匪,清剿賊寇,立下不少功勞。
他憑藉出色表現,入軍府,任都督。
既然有了正式軍職,尉遲融便按著如今流行的做法,以字代名,因為字敬德,所以,朔州軍府都督尉遲敬德,會再接再厲,為朝廷效命。
此刻,尉遲融在席間向林鏢頭敬酒,再次多謝對方的屢次相助,豪爽的林鏢頭不以為意,拍著尉遲融的肩膀,半醉半醒的說著:
“敬德!你善使馬槊,弓馬嫻熟,當個都督是大材小用了!”
“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際,有沒有想過到軍校深造?”林鏢頭用力拍著尉遲融的肩膀,“為天子討伐四方不臣,建功立業,封妻廕子,光宗耀祖!”
“啊?這....”尉遲融心中有些期盼,卻有些疑惑的問:“軍校不都是官宦子弟才能去的?”
“誰說的?良家子弟、軍中將士表現出色者都可以去,但要透過考試...”林鏢頭看著尉遲融,忽然笑起來:“敬德,你...學問如何?”
這一問,尉遲融尷尬起來,他只能說認得字,學問是談不上的:“呃..莫非做不得童生,就不得考軍校?”
“那倒不是,不過呢....”林鏢頭哈哈笑起來,“入了軍校,必須學讀書寫字,還要學算術,畢竟世道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