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行宮,宇文溫賜宴,讓豳州刺史安吐羅和兵部職方員外郎王世充在御前用膳,這是莫大的榮耀,兩人陪著天子一起用膳。
席間,王世充繼續說著自己這些年的經歷。
王世充本姓“支”,祖父是西域胡人,定居關中,其父因為年幼喪父,母親改嫁王姓人家,於是改姓“王”。
和許多關中人一樣,當年楊逆作亂時,王世充曾經在隋國效力。
但那時的王世充很年輕,不過是軍中一裨將罷了,在動盪的時局中隨波逐流,到了明德年初,供職兵部職方司。
王世充有深目高鼻的樣貌特徵,加上祖籍西域,所以和關中的粟特胡商多有來往,於是,和粟特商賈出身的安吐羅搭上了關係。
一次偶然的機會,王世充從安吐羅口中得知天子正在尋找能驅除蚊蟲的西域菊花,但誰也沒見過這種花,甚至都沒聽說過這種花產自西域何處。
西域,是指種中原以西廣闊的地區,地域之大,超乎常人想象,想要在如此廣袤的天地找到能夠“除蟲”的菊花,宛若大海撈針。
想要出人頭地的王世充,聽安吐羅說天子對這種異菊十分感興趣,決定動身前往西域,為天子尋花。
他的樣貌本就與粟特人類似,而粟特商隊的足跡,向西直達羅馬國的國都君士坦丁堡(音譯),所以,混在粟特商隊裡西行,不會引人注目。
安吐羅本身就是粟特人,世代經商,和粟特同胞關係不錯,要給王世充安排安排,不成問題。
而安吐羅是在天子面前說得上話,可以提供一些資料給王世充以做參考:朝廷派出人員去極西之地尋找異菊,所以這些人計劃要去的地方,王世充不必去,節省時間。
準備充分的王世充,以粟特人身份,隨著粟特商隊西行,開始了尋找異菊的漫漫征程。
他隨著粟特商隊西行,穿過東西突厥領地,翻越蔥嶺進入河中,然後繼續西行,進入波斯國境。
波斯國地域廣闊,王世充主要是在內陸尋覓異菊,因為沿海地區已有朝廷派出的人在搜尋,他四處打聽,又實地勘察,沒發現能夠驅蚊蟲的菊花。
各地百姓也沒有用花製成驅蚊蟲藥劑的傳統。
王世充還在波斯國都泰西封住了一段時間,在那裡,他和天南地北的商人交談,試圖打聽出哪裡有這樣的菊花,聽來各種傳,真假不知,思來想去,還是毫無頭緒。
他繼續西行,穿越撒拉遜沙漠,進入羅馬國的阿非利加“總管府”,在那裡也住了一段時間,在繪製山川河流走勢的同時,也在打聽異菊的傳聞。
依舊沒有發現。
一段時間後,王世充在阿非利加的著名海港——亞歷山大港(音譯)乘船,浮海北上,抵達羅馬國都君士坦丁堡。
在羅馬國本土,王世充探查當地風情的同時,不厭其煩的打聽哪裡有可以驅蚊蟲的花朵。
為此,他曾經乘船西渡,進入羅馬國“龍興之地”羅馬故城所在半島,那裡如今為蠻族佔據,王世充花了好大一番功夫,收買當地酋帥,才得以在四處巡遊,尋找異菊。
卻無功而返。
王世充又賄賂、討好羅馬國的大官,隨著羅馬軍隊北上,抵達王朝北境、蠻族聚集的大森林邊緣地區,尋找異菊。
在那裡,他親眼目睹了羅馬國的一支邊軍造反,然後扯旗南下,向著國都進軍。
時間,大概是明德七年末左右。
羅馬國時局動盪,他一個外來者,雖然學了當地話,卻幾近於語言不通,羅馬官府亂成一團,他討好的那名大官,在變亂中族滅,沒了依靠的王世充只能隨波逐流。
顛沛流離之下,王世充甚至淪落為乞丐,沿路乞討,輾轉來到羅馬國東北境草原地區,沒多久便淪為當地草原部族的奴隸。
還好他會粟特語,樣貌和粟特人差不多,而那裡的草原部族,和西突厥多有來往,也和粟特商人打過交道,族裡有通曉粟特語的人。
於是,被當做粟特人的王世充,境遇有了改變,因為有從軍經歷,所以他靠著幾次成功的出謀劃策,獲得部族酋帥信任。
正如中原王朝飽受草原部族襲擾一般,羅馬國也受到這些草原部族的侵襲,恰逢羅馬國內亂,老皇帝被弒,弒君者成了偽帝(新君),國內亂成一團,於是邊境部族自然要去佔便宜。
世事無常,陷入內戰的羅馬國內貴族,僱傭邊境民族騎兵作為打手,參與到內戰之中,王世充所在部族亦是其一,所以,他居然成了羅馬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