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多雲,洛陽城南,洛水畔聚集著大量人馬,楚王、皇子宇文維乾,在此拜別父母及家人,隨後南下,經三鴉道入荊襄,再一路南下進入嶺南西道。
遊子遠行,慈母依依不捨,皇后尉遲熾繁握著兒子的手,千叮嚀萬囑咐,宇文溫站在一旁連話都插不上,覺得有些尷尬。
抬頭看看天,卻見一隊大雁南飛,如今秋高氣爽,正是候鳥南飛過冬的時候,這一去,要到來年春天才北返。
宇文維乾去年任嶺南道觀察使,在桂州總管府、容州總管府、邕州總管府地界走了一圈,如今再度南下,這一去卻沒那快回來。
因為他要鎮守嶺南西道,一去就是許多年。
做出這個決定的宇文溫,面對淚眼婆娑的尉遲熾繁,氣勢上低了一籌,所以現在就只能在一旁當背景。
宇文維乾是尉遲熾繁所生嫡次子,按照尉遲熾繁的想法,次子到煙瘴叢生的嶺南鎮守,形同流放不說,萬一有個三長兩短,恐怕就此陰陽兩隔,所以心中是一百個不樂意。
但不樂意也得樂意,因為宇文溫做決策絕不會受這種干擾,他認為皇子就該肩負重任,為了拱衛皇權,盡義務,出鎮邊疆。
現在母子話別,宇文溫將視線轉到一旁的洛水,看著潺潺流水,思緒飛到數千裡之外的南方。
嶺南西道,就是後世的廣西地區,如今的嶺南西道,朝廷想要進行有效統治是難上加難,因為這裡完全沒有直接管轄的政治、經濟、文化基礎。
真要有所作為,按正常來說,需要大規模開荒、移民,需要做很多事情,至少持續數十年的投入,才有可能初步做到基本的行政管轄。
不僅如此,生活在這片廣闊區域內的俚、僚、峒等眾多部落,不會老老實實等著中原朝廷收編為民,可想而知會時不時爆發各種變亂,消耗朝廷大量精力。
為了解決這問題,可以選擇按照“歷史程序”來辦,設羈縻州,任命當地豪族酋帥做地方官,只要這些人明面上服從朝廷即可。
然後羈縻制慢慢演化為土司制,朝廷根據實際情況,不斷瓦解各地土司的勢力,待得時機成熟,便“改土歸流”,將世襲的土官變成朝廷任命、定期輪換的流官。
於是,廣西地區終於歸入朝廷實控。
不錯的流程,並且是歷史證明可行有效的辦法,但有個小問題,那就是耗時。
時間是多久呢?
一千年。
宇文溫可以選擇順應“歷史潮流”,羈縻嶺南西道地區,但他覺得既然火炮提前數百年出現,又有了蒸汽機和火輪船等利器,那就沒必要浪費大好時光。
所以,嶺南西道的開發,不需要走老路子。
國力有限,要開發一各地區,前提是開發這個地區後獲得的收益為正,那麼改換一下思路,開發嶺南西道的難度就不一樣了。
把嶺南西道當做一個特大號的甘蔗種植園來經營,又當做食鹽、鐵製品、手工業製品的傾銷市場來開發,許多問題迎刃而解。
裝備著火槍、火炮的軍隊,乘坐火輪船掃蕩嶺南西道各主要水系沿岸地區,隨後而來的開拓團,在新天地安家落戶,開闢種植園。
與此同時,商賈們乘坐滿載貨物的火輪船,同樣可以“掃蕩”各主要水系沿岸地區,和各地願意合作的酋帥做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