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 第二百九十四章 立天元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九十四章 立天元一 (1 / 2)

從甲、乙、丙、丁四縣徵調民工修築河堤,這段河堤的橫截面是等腰梯形,已知兩端上下底之差,兩端高度差,一端上底與高度差,一端高度與堤長之差。

且已知各縣出工人數,每人每日平均取土量、隔山渡水取土距離、負重運輸效率和築堤土方量,以及完工時間等。

求每人每日可完成的土方量,整段河堤的土方量(河堤體積),以及這段河堤的長度、兩端高度、兩端上下底寬度,以及各縣完成的地段長度等。

問題總共有四個,前兩個問題是相對簡單的算術問題,後兩個問題要經過推導和“幾何”變換,涉及“三次方程”,所以算起來比較麻煩。

還好,我會。

鄧全鬆了口氣,又審了一遍題之後,閉上眼,用手揉了揉太陽穴。

午後的陽光灑在地上,反射回來有些刺眼,還好不會影響心情。

他已經在考場考了明經、史傳兩科,如今是明算科,考完之後,鄉試就結束了。

鄧全睜開眼,攏了攏算籌,開始擺籌式,這道題對於他來說不算難,但要用算籌來計算這個應用題,擺出的籌式很複雜,稍有不慎就會出錯。

所以不能掉以輕心。

一根根竹籤(算籌),在他的擺佈之下,於書案上變換著各種形態,宛若沙場之上,列出堂堂之陣的兵馬,將迎面而來的攻勢接連化解。

鄧全喜歡算術,喜歡籌算,喜歡擺佈算籌時的感覺,所以即便當珠算興起,大有取代籌算之勢,他也絕不會去學珠算。

珠算太吵,而西陽算術的解題算式,一樣能用算籌擺出來,所以我為何要學珠算?

鄧全如是想,手一直不停,即便隔壁號舍傳來噼裡啪啦的打算盤聲,也影響不了他的思緒。

他是族學之中成績佼佼者,歷經十二年寒窗苦讀,於前年秋天考中童生,隨後開始備戰鄉試,各種習題不停的做,又在求學社訂期刊,隨時關注算術新動向。

此次在豫州舉辦的鄉試,他是族學唯一的參考者,是全族唯一希望,所以,無論如何都要拼盡全力。

鄧氏族人雖多,卻沒什麼家學流傳,族學的建立,也不到二十年,所以在經義、史傳這兩方面,基礎很弱,即便鄧全十分用功,明經、史傳的成績也是一般。

昨日考完之後,鄧全自己估了分數,不覺得會有突破,所以他能夠依仗的,就只有算術這個強項。

得益於求學社教師的指導,鄧全對考試技巧掌握得比較好,無論哪一科考試,試卷發下來後,首先要寫籍貫和姓名,還有考試號碼。

然後開始做題,不是一題題往下做,而是選擇先易後難,將有把握做出來的題先挑著做了,留著難題在後面慢慢啃。

現在,明算科的考試,鄧全已經快要寫完試卷,將眼前這道應用題做完,他有把握拿到八十分,尚有七八分的上浮空間,但要突破九十分很難。

如此一來,想要靠著明算的成績拉總分有些吃力,所以,還是得看附加題。

鄧全收回思緒,將計算結果記在草稿紙上,隨後收起算籌,再驗算了一遍,確定結果無誤,於是在草稿子上將算式逐一列出,然後謄抄到試卷上。

明算科的考試,計算題和應用題不能光寫一個結果,得把計算過程也就是算式寫出來,每個步驟的算式都是得分點,缺一不可。

若算式錯,光有結果對是沒用的,等同於隨便猜的一個數字。

時間流逝,鄧全好容易將題目解答完畢,仔細檢查了三遍,確定無誤,將筆放下,閉目養神,等著考官發放附加題。

附加題,是在各科考試試卷之外,附加發放的一道試卷,試卷內只有一題,滿分十分。

附加題的設定,算是給考生一個額外加分的機會,若在附加題得分,其附加分會加到該科成績中去,但不會突破滿分一百分的限制。

說白了,就是讓某科學得很好的考生,得一個滿分的機會。

朝廷開科舉,設三科聯考,以三科總分定名次,若總分相同者,以單科最低成績為次,這是朝廷防止考生過度偏科所做的規定,與此同時,也給偏科的考生以些許彌補,那就是附加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