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了麼?殿試的狀元郎是個結巴唉!”
“那又如何?朝廷開科取士,想金榜題名,那就得靠真憑實學,結巴怎麼了?”
“話是這麼說沒錯...可結巴當了狀元,總是....”
“我覺得沒什麼,說明殿試很公平嘛,天子不看出身,不看家世,就看考生有沒有真才實學,考得好,就按成績排名次,然後再拆封,那時才知道名諱,公平得很!”
“對,說得沒錯,公平得很!”
“就是就是,朝廷開科舉,考試選拔人才,講的就是公平二字,若不糊名,光看出身、家世、閥閱,還考什麼?直接讓士族子弟去做官不就行了?”
求學社長安分社,待客室內,幾名書商聚在一起議論紛紛,說的是前不久的科舉殿試,一名口吃的考生中了狀元。
狀元郎說話口吃,是范陽盧氏子弟,訊息傳出之後,引得大家議論紛紛,輿論經過數日發酵,如今大家在感慨“狀元是個結巴”的同時,都對科舉的公平性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言談間,雙眼都是充滿希望的神色。
殿試試卷全程糊名,天子閱卷之後,按成績排名次,直到唱名的時候大家才知道試卷對應的考生名諱,這一流程,是確定無誤的。
所以,凡是議論起“結巴狀元”的人,說到最後,都會讚歎殿試的公平,而整個科舉考試童子試、鄉試、會試、殿試產生的商機,讓包括書商在內的各地商賈笑逐顏開。
舉辦童子試、鄉試的地方,因為大量考生及其家屬的到來,使得客棧、食肆的生意十分火爆。
各鏢行還主動為考生及其家屬提供服務,以優惠價格甚至免費護送這些人前往考場所在地,透過這種方式給自己鏢行做廣告。
但商機不止於此,大頭在後面。
此次科舉,從去年的童子試到今年的鄉試、會試,各總管府舉辦考試童子試、鄉試的試題含答案,還有各考試名列前茅者的主觀題答案,已經彙編為試題集,經過禮部及各總管府核對,由求學社等學術出版社出版。
這些試題集的出現,在各地引發瘋狂搶購,以至於禮部下令各出版社加急趕印,儘快滿足各地讀書人的需求。
試題集熱銷,讓各出版社和官府從中大賺一筆,而官府將試題集的銷售利潤,分給舉辦童子試、鄉試的各總管府,以填補舉辦考試的開支。
不僅如此,禮部組織知名學者對此次童子試、鄉試、會試試題進行“深度詳解”,編製成題解,向天下學子分析此次考試題目主要是主觀題的各種答題思路和技巧。
可想而知,這種應對科舉考試的參考書會有何等樣的銷路。
現在,這套題解已經刊印完畢,幾位書商聚集求學社長安分社,就是在等著“拿貨”,因為需求旺盛,所以他們能拿到的貨有限,而等著進貨的書商還有很多。
但這還是其次,因為重頭戲還在後面。
殿試試題、答案以及第三甲、第二甲進士的時策題作答內容不包括一甲的狀元、榜眼、探花,同樣會經由禮部校核後彙編成書,公開出售。
對於天下無數讀書人來說,想要在殿試金榜題名,就得看看殿試試卷題目的難度有多大,看看新科二甲第三甲,第二甲進士的答卷是怎樣水平。
如果,達不到二甲進士的答題水平,想要進入一甲,和那口吃的范陽盧楚般中狀元,根本就是妄想,不如多用功讀書,爭取將來考個好成績。
書商們當然知道這套書意味著什麼,所以老早就在求學社等禮部“特約出版社”下了訂單,排隊等拿貨,如今暢想著銅錢滾滾來的美好前景,大家笑得眼睛都眯起來。
科舉,是讀書人的盛會,但對於其他人來說,同樣是充滿商機的一件大事,許多人都從科舉考試中間接獲益。
如今隨著“口吃狀元”的出現,科舉的名號只會越來越響,越來越多的讀書人為了金榜題名而用功讀書,由此衍生出更多的商機。
於是,科舉就成了皆大歡喜的一大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