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軍的炮隊,編制六門火炮,每門炮備彈兩百顆,以及對應的火藥筒,由彈藥車裝著,還有八個兵伺候,而每個炮隊必有一輛水車供水,確保隨時都有冷卻用水。
正常情況下,一輛水車維持炮隊數小時的炮擊沒問題。
但現在因為短時間內發射大量炮彈,“爆發射速”帶來的後果,就是炮管發熱量巨大,導致各水車中的水消耗殆盡,陣地距離薩水又有數里遠,水車跑去打水再加上來回,得一個時辰以上,已經來不及了。
因為缺水,周軍的火炮相繼啞火,陣地沉寂下來。
這樣的沉寂,讓高句麗大將椽金銘看到了希望。
當戰鬥開始時,椽金銘奉命攻打戰場南側丘陵上的周軍,後來改攻做圍,用步兵圍著丘陵,他則率騎兵待命。
結果周軍從南翼出擊,投入了威力恐怖的武器攻擊己方軍陣南翼,南翼沒撐多久便崩潰了。
與此同時,丘陵上的周軍也向己方軍陣發動進攻,而圍攻丘陵計程車兵傷亡慘重,如今已潰散。
率領騎兵與周軍騎兵交鋒的椽金銘,知道再這樣下去恐怕會是個全軍覆沒的下場,所以他顧不得那麼多,領著部曲奮力向周軍那新式武器所在陣地衝去。
只要能將這夥周軍擊潰、奪旗,讓本陣將士看到威脅消失,那麼轉機還是有的。
椽金銘如是想,他好不容易突破敵騎的攔截,身邊只剩下十餘騎,而前方,是堆滿己方騎兵屍體的鐵絲網。
一段鐵絲網已被屍體所壓,正好作為突破口,而周軍的武器似乎出問題,所以他直接衝過去,能擋在面前的就只有鐵絲網後的長矛兵和弓箭兵。
長矛兵手中的長矛,其長度肯定沒有他手中馬槊長。
椽金銘征戰沙場數十載,立下戰功無數,在和百濟、新羅軍隊的交鋒中,不止一次親自衝陣,率領部曲撕開長矛密集的敵陣,將其一舉擊潰。
所以,他對破陣有信心,即便身邊只剩下十餘騎,但對面的長矛兵、弓箭兵不算多,機會不是沒有。
雙方距離在拉近,椽金銘集中注意力,策馬踏著壓在鐵絲網上的屍體衝向前,手中馬槊,對準眼前一名敵兵胸膛。
對方手中長矛正對著他,他已經做好了躲閃的準備,與此同時,手中馬槊卻能刺中對方。
就在這時,視野裡又多了幾根長矛,這些長矛有的對準他的坐騎,有的對準他。
電光火石間,那名士兵側身一讓,讓過了他的馬槊,其手中長矛忽然一偏,椽金銘沒有躲過。
“噗嗤”數聲,椽金銘連人帶馬被數根長矛捅中,隨後伴隨著矛杆的折斷聲,人、馬撞地。
身負重傷的椽金銘,強忍著疼痛爬起身,拔出配刀,迎向衝來的敵兵,卻被數人再次用長矛捅在身上。
漸漸模糊的視線裡,他看見隨著自己衝鋒的部曲無一倖免,彌留之際,耳邊又響起雷鳴聲,轉頭一看,卻見兩軍交戰的正面戰列線上,己方軍陣中部綻放出大量的火光。
這動靜,比第一次時要大許多倍,動靜之大,即便是身處戰場邊沿的椽金銘,也能感受到地面傳來的微微震動。
看著己方大陣內冒起的滾滾濃煙,椽金銘抓著捅在自己身上的長矛,想要站著死去,卻因為敵兵將長矛抽出,隨後無力地倒下,心中哀嘆:
這樣的敵人,不是血肉之軀可以抵擋的,大家這麼努力奮戰,不過是垂死掙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