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清楚的看到,面前周軍軍陣之中,如林聳立的長矛也紛紛放下,對著自己這一面。
周軍軍陣西北面,薩水,上游大量船隻順流而下,船上的高句麗士兵已經做好準備,待得時機合適,就要強攻周軍腹背,以自己的巨大傷亡,換得對方陣腳大亂。
時間流逝,兩軍軍陣距離越來越近,前出的弓箭手們射完幾輪箭後,紛紛後撤進入各自軍陣之中,兩軍戰列線越來越近,而鼓聲也越來越響。
就在這時,綿延不絕的爆炸聲響起,聲音之大,直接讓鼓聲變得“安靜”起來。
周軍軍陣中閃爍著火光和濃煙,無數黑影飛出濃煙,在半空之中劃出道道優美的弧線,越過兩軍即將交鋒的戰線,直接落到高句麗軍陣腹部。
落在一一張張溼漉漉的布幔上。
每一張布幔都有許多粗碩的竹竿支撐,由身強力壯計程車兵將布幔撐開,張得很大,高句麗軍陣內到處是這種東西,彷彿給整個軍陣撐起一個個遮陽傘。
從周軍軍陣內飛過來的物體落下來,速度很快,撞入結實的布幔裡,直接砸向地面,支撐布幔的竹竿紛紛折斷。
但支撐布幔計程車兵顧不得那麼多,立刻將布幔收緊,以便將落在其中的物體完全弄溼。
又有沒被布幔擋住,直接落在地上的物體,附近一些高句麗士兵,手拎水桶、溼漉漉的毛毯衝向這些冒著煙的不速之客,對準目標,奮力將桶裡的水潑出去,然後張開毛毯,將其罩上、裹住。
這是高句麗軍應對周軍拋射轟天雷的手段,主帥乙支文德考慮到周軍有一種大威力武器,能將轟天雷拋射到較遠距離,所以特地在軍陣各處安排了布幔和“滅火隊”。
轟天雷上有火捻,火捻燒盡了,轟天雷才會爆炸,所以將火捻弄滅避免轟天雷爆炸,是高句麗軍將士對付周軍所投擲轟天雷時想出的辦法,雖然效果也好不到哪裡去,但總好過靠著盾牌硬扛。
落地的物體沒了動靜,就在士兵們要鬆一口氣的時候,爆炸聲接連響起,火光沖天,濃煙大作。
煙熏火燎的高句麗軍陣,就像被周軍的一記記重拳打中胸腹,按說遭此重擊,軍陣必然不穩,然而高句麗軍陣沒有絲毫潰散的前兆。
濃煙漸散,周軍軍陣上空漂浮的熱氣球,其吊籃裡計程車兵看向前方地面,發現沒了布幔的遮擋後,高句麗軍陣實際上是一個個空心小陣組成的,並不是人員密集的陣列。
所以己方拋射過去的轟天雷,並沒有造成太大殺傷。
高句麗本陣,中軍處,主帥乙支文德看著飄在半空的大布袋,不發一言。
周軍的轟天雷,果然已經能夠防水了,幸好...
對付周軍的轟天雷拋射,最好的辦法不是硬扛,而是避開,所以由空心小陣組成的大陣,對付轟天雷更有效些。
但周軍有飄在空中的大布袋,能夠居高臨下看出端倪,所以軍陣需要偽裝。
大量浸溼了的布幔,張開之後既可以做滅火用,也可以擋住對方的視線,這就是乙支文德的對策,讓周軍誤以為己方排出的軍陣密集無比、人擠人,結果拋射過來的轟天雷,殺傷威力大減。
回頭看看太陽,他只覺陽光異常刺眼,如今時機正合適,該全力以赴了。
示意部將近前,乙支文德正要下令,卻聽得南面傳來雷鳴聲,接連數響。
他循聲望去,卻見戰場南端周軍所據丘陵上濃煙大作,隨後己方軍陣南端綻放出朵朵白花。
白花變幻著,變成大量白色煙霧,隨著東南風瀰漫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