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一片狼藉的河谷內,士兵們正在打掃戰場,這場交戰兵力數萬的戰鬥,以周軍的大獲全勝而落幕。
設伏的契丹部族兵,被反包圍的周軍打得崩潰,除了少數人脫逃,大部分人都留在河谷。
留下來的人,有的已經陣亡,有的成了俘虜,然後被斬首。
如此結局,讓許多等候行刑的契丹俘虜大驚失色,想要掙扎,卻只有死路一條。
戰鬥中,周軍並沒有以“投降不殺”的條件勸降,所以說不上出爾反爾,面對俘虜們悲憤的呼喊,周軍主帥、營州總管楊濟讓人說出了答案。
按照先前營州總管府向各番族打過的“招呼”,往來各地的周國商隊死一人,無論其是否胡漢,兇手必須以十人性命來賠。
若兇手不明,也沒人出首,周國官府會自行判斷誰是兇手,然後直接出兵問罪,敢反抗者全都殺光。
去年,有某些契丹部族截殺周國商隊,他們要為此付出代價,而這些部族的幫兇,連坐。
所以,今日在這裡的契丹人,除了周國內應,全都得死。
答案說完,不等俘虜們如何哀求,楊濟一聲令下,腥風血雨頓起。
砍下來的人頭,在河邊堆積成京觀,以此向過路旅人、部族提個醒,讓大家知道和周國作對的下場是什麼。
楊濟站在京觀前,向參戰的將士及助戰的“義從”們宣告:
“大周的商隊,不是任人宰割的肥羊!不守規矩的人和部族,必須付出代價!”
“要是講道理不聽,很好,那就讓他們知道,何為侵略如火!”
......
河水緩緩流淌,忽然撞入河中的馬匹,激起無數水花,策馬逃命的男子,被自後而來的羽箭射中後背,慘叫一聲後,墜馬落水。
他掙扎著起身,想要繼續向前跑,又一隻羽箭飛來,正中後腦勺。
再度倒下之後沒了動靜,遺體隨著河水向下遊飄去,而聚集在河面上的屍體也越來越多。
位於河畔的契丹宿營地,此時火光大作,已經淪為獵場,慘叫聲、呼喊聲、哀嚎聲不絕於耳,許多逃出營地的男子,唯一的活路是過河,但就是這條河,成了他們過不去的溝壑。
追擊者騎著馬,肆意射殺著試圖過河的逃亡者,對於勝利的人們來說,身高超過車輪的男人,沒有必要留著。
淪為俘虜的男女老少,此時被人聚攏在營地外緣,首先按照男女分開,而男人聚集的地方,停著幾輛大車。
除了那些被吸收入勝利者隊伍的幸運兒,其他男子在尖刀面前,驚恐萬分走向馬車,身高超過車輪的人,被士兵們拖到一邊,然後一刀抹喉。
有人奮力掙扎,但零星的反抗,剛開始就結束,瑟瑟發抖的倖存者,看著倒斃地面的族人,嚇得雙腿發軟,卻不得不向車輪走去。
成年俘虜本是不錯的奴隸,但戰鬥勝利的一方有時為了省事或者以防萬一,會將成年俘虜殺掉以絕後患,具體如何執行,完全看心情而定。
多少歲算成年?萬一俘虜謊報年齡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