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軍主力沒來,卻有偏師不斷騷擾,這幾年下來,遼東軍民叫苦不迭,對方再這麼騷擾下去,對於高句麗的國力消耗很大。
若這麼耗上幾年,國家會吃不消的。
高進看得出對方的意圖,也知道大王和莫離支必然能看出這種意圖,但大家卻無可奈何。
周國的皇帝似乎已經下定決心,不接受高句麗的請罪,一定要打遼東的主意,如此,高句麗只能奉陪到底。
高進可不想大王妥協,因為遼東決不能丟,否則不僅無法對國人交代,也無法面對咄咄逼人的莫離支,但己方卻沒有太好的辦法,應對周國自海而來的不斷騷擾。
高進是旁支宗室,所以地位不是太高,也不是遼東地區的最高決策者,只能盡心盡力打仗,為國分憂。
所以,為了穩妥起見,他不打算貿然和來犯周軍決戰,決定和安市城守軍互為犄角,與這支周軍對峙,慢慢試探,弄清楚對方實力再說。
這也是為了後續南下的援軍爭取時間,待得第二撥援軍抵達,兵力優勢進一步擴大,到那時再決戰也不遲。
高進正琢磨間,忽然聽著外面傳來喧囂聲,似乎是有人敲鑼打鼓並吹響號角,聽其動靜似乎是從營地外傳來的。
他披上披風,走出帳外,卻見南面敵營方向有火光閃爍,不一會部將來報,說發現南面敵營鼓聲大作,看動靜似乎是敵軍要出戰。
“出戰?他們若要搞夜襲,就該偷偷摸摸出擊,哪有偷兒行竊還敲鑼打鼓的?”高進很快做出了判斷,卻不敢掉以輕心:
“馬上安排兵馬提防,不需要所有人都起來,輪換著來,輪流休息。”
高進雖然不認為周軍是真的夜襲,但該做的佈置也得做,他看著南面夜空,聽著那鑼鼓聲,忽然想到一個可能。
對方恐怕是要撤軍,所以搞出這樣的動靜,讓他們縮在營地裡嚴加防範,於是周軍才好開溜。
這不是沒有可能,若是真的,現在出擊,搞不好會打得周軍傷亡慘重。
高進如是想,激動起來,他若是能一戰打得周軍落花流水,那麼安市城面臨的威脅由此消失不說,他還能立刻揮師南下,去救援建安城。
他原地來回走動了幾下,越想越激動,正要下令,卻忽然定住了。
若周軍設下計中計,裝作虛張聲勢要逃跑的樣子,故意引誘他派兵出擊,那麼....
想到這裡,高進宛若被人當頭潑了一盆冷水,從頭冷到腳,漸漸冷靜下來。
又看向南面夜空,高進還是決定按兵不動,小心守著營寨,不能輕易派兵出擊,一切,都到天亮了再說。
他的首要之務,是消除安市城面臨的危險,而不是和敵軍決戰,兩萬兵馬只要安然無恙,安市城就安然無恙,若是出了什麼紕漏,敵軍可能就要直接攻城了。
所以高進覺得若周軍真的打算趁夜逃跑,那就讓對方跑,自己求穩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