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宇文維翰第一次獨自領兵出征打仗,所以不敢掉以輕心,戰前和佐官們精心制定作戰方案,如今進展順利,將敵軍騎兵驅散之後,逼迫步兵結陣自保。
如此戰法,實際上很常見,宇文維翰對此印象深刻,卻是因為父親的比喻。
父親的比喻如下:就像兩個強盜,遇到了一對夫婦(步騎混合隊伍),趕走了男人(騎兵)之後,接下來就能對女子(步兵)為所欲為了...
一想著“女子”就要任由自己為所欲為,宇文維翰當然激動。
一個月前,他還在長安,被任命為行軍總管,到遼東興師問罪,而與此同時,他麾下萬餘兵馬都已在萊州好整以暇,就等著出擊。
為了這一天,宇文維翰準備了許久,而他的兵馬也早已針對性訓練了許久,所以不存在“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問題。
宇文維翰拜別父母,輕裝上路,很快就抵達萊州,乘船北上經由旅順、覺華島,和自己的兵馬匯合。
正是因為準備充分,所以此次出征他才能做到如此快的行軍速度,剛過一個月時間,就已經在遼東的土地上征戰。
現在,一番策劃之後,圍住高句麗的一支主力軍隊,接下來就要為所欲為了。
宇文維翰心中激動,收起千里鏡,剛要發號施令,卻見左右侍衛圍著自己,如同防賊一般,個個面上表情都是緊張兮兮的。
他見狀不由得奇怪:“你們如此行為是何用意?”
“呃...殿下,如今大局已定,殿下就莫要衝陣了吧...”鎧甲上血跡斑斑的李阿寶硬著頭皮說道,他作為侍衛統領,無論如何都要確保皇子的安全。
宇文維翰聞言覺得又氣又好笑:“寡人有說過要衝陣?你們有誰聽見過麼?”
“呃,卑職等沒聽見,只是還請殿下以大局為重。”
李阿寶和諸侍衛趕緊“認錯”,卻腹誹不已,今日他們隨著宇文維翰上戰場,原本說好的只是現場指揮,卻變成踏陣尋覓戰機。
結果遭遇高句麗騎兵狼奔豕突式的突擊,戰況一度十分危急。
面對危險,宇文維翰反倒興奮起來,帶著部下和敵騎纏鬥,一眾侍衛在惡戰之中人人帶傷,還好最後有驚無險。
宇文維翰此時見著侍衛們緊張,也不多說什麼,示意一名將領近前:“敵軍結陣完畢,我軍火炮準備好了麼?”
“殿下,火炮已經準備就緒了。”
“那就好,馬上,馬上炮擊!!”
宇文維翰所處土丘位置,距離高句麗步陣大約一百多步,而土丘下已經有數門野戰炮一字排開,為炮擊做準備。
這種野戰炮名為“騎兵炮”,炮身輕,用馬匹拖著便可快速移動,因為可以伴隨騎兵行動,故而稱為“騎兵炮”。
雖然是火炮,但“口徑”小了些,威力也小了些。
騎兵炮無法用來攻城,即便是轟擊一般營壘的土牆效果也不好,不過用來轟擊密集的長矛陣,效果卻不錯。
自從有了火炮,打仗的方式就變了,為了更有效率的殺傷敵人,周軍的戰法開始圍繞火炮而進行改變,最基本的做法,就是驅散敵人騎兵,逼迫敵人步兵結陣,然後用火炮對著密集人群那麼一轟...
雷鳴聲中,蝟整合團的高句麗步陣,被呼嘯而來的炮彈拉出一道道血槽,面對這種匪夷所思的武器,原本鬥志高昂的高句麗將士被打懵了。
他們已經適應了周軍的武器“轟天雷”,有了剋制手段,但現在卻無法抵禦這種遠距離進攻的武器,盾牌根本就擋不住,人聚集得越密,傷亡就越慘重。
第二輪炮擊過後,高句麗步陣開始騷動,而當第三輪炮擊結束,整個步陣轟然崩潰,無數高句麗士兵爭先口後出逃。
步兵只有結陣才能在曠野裡對抗騎兵,而騎兵要對付嚴陣以待的步兵會頭痛,強行衝陣會傷亡慘重,得不償失,只能想辦法耗,耗上幾日,讓步兵斷水斷糧,軍心大亂。
如今,有了高效率的殺人武器,這不再是問題,四散奔逃的高句麗士兵,已經把後背露了出來,周軍騎兵隨即出擊,在主帥的帶領下一路掩殺,盡情收割著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