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呼嘯天寒地凍,西海之水冰結成鏡,一群毛色各異的駿馬在牧馬人的帶領下踏冰行走,向著海中小島而去,這些駿馬將在那裡度過冬天,待到來年春天,母馬們會誕下“龍種”。
相傳每到冬季,島上有龍出沒,所以牧馬人會在冬季海面結冰時將母馬送去“配種”,所得小馬駒即為“龍種”。
實際上這只是訛傳,養馬人給母馬配種,靠的是波斯良馬,吐谷渾國境有商隊穿行東西,胡商們不斷帶來西域特產以及良馬,這才是真正的原因。
因為西海又名“青海”,所以吐谷渾境內(西海一帶)出產的良馬,又稱“青海驄”。
青海驄是有名的良馬,歷來是吐谷渾對外送禮的必備品,為國家換得許多好處,而此次送給周國的五百匹良馬,卻換不回一個公主,這讓可汗慕容伏允十分不滿。
此時此刻,慕容伏允正在王城——伏俟城內大帳與貴族們議事,看看對於當前情況,以及周國給出的建議,該做何種決定。
即便慕容伏允派去的使者已經把意思說得很清楚,公主無論如何只要有就行,真假都無所謂,但周國的皇帝依舊明確表態不會有公主和親,這讓吐谷渾君臣感受到對方的敵意。
連和親都不願意,莫不是謀劃要發兵打過來吧!
慕容伏允如是想,貴族們知道這一訊息後也群情激奮,對於先前的主張,有越來越多的人明確表態支援。
那主張就是主動出擊,到周國的邊境去“打獵”。
打獵,實際上就是打劫,先前許多貴族對此提議表示贊同,開始蠢蠢欲動,慕容伏允一開始覺得不妥,想要爭取一下,那就是遣使請求和親,順便要些好處,分給貴族們,讓他們老實些。
現在好了,周國明擺著看不起他,連樣子都懶得裝。
如此一來,他也沒辦法反對貴族們去“打獵”的要求。
周國是個大國,這一點毋庸置疑,但對於吐谷渾來說,卻沒什麼好怕的,放著那些富庶的周國州郡不搶,光靠賣些馬和池鹽,換不回來太多好東西。
賣馬,賣池鹽,真不如去搶。
可搶了周國的州郡,對方必然不會善罷甘休,萬一周軍打過來了怎麼辦?
好辦,放棄伏俟城西撤,撤到千里之外,他們倒要看看周軍能追多遠。
要知道這裡和中原不一樣,氣候嚴酷不說,許多人只是到了西海就會覺得呼吸困難,身體熬不住,日常生活都不習慣,更別說千里追擊作戰了。
伏俟城雖然是王城,但最初不過是一個土圍子,城牆是為了圍欄牲畜之用,對於貴族們來說,這就是一個大型牛羊圈,又不是什麼金山銀山,隨時都可以放棄。
即便周軍佔了伏俟城,也待不了多久,遲早要撤軍,到時候他們再回來,依舊過日子。
然後遣使謝罪,送些良馬以示歉意,讓周國的皇帝覺得有面子就行了。
數百年來,吐谷渾面對強國都是如此,屢試不爽,所以貴族們覺得既然周國不打算和親,那就先搶一把再說。
然而使者帶著壞訊息回來的同時,還帶回來了好訊息,那就是周國雖然沒有公主和親,卻願意與吐谷渾做買賣。
做大買賣,互惠互利。
馬匹買賣倒是其次,周國提議,雙方做羊毛買賣,吐谷渾這邊的羊毛有多少,周國就收多少,價格從優。
周國的商人會用各類絲綢、布帛、瓷器、茶葉、雪白如霜的白砂糖以及各類手工製品來換羊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