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 第二十八章 變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八章 變革 (1 / 2)

林蔭道上,宇文溫邊走邊看,看著路邊操場上的各種教學設施,看著自己的心血,心中充滿了期待。

新一輪兵棋推演已經開始,宇文溫增加了“新兵種”——新軍,學生們會如何使用這種棋子來獲得勝利,宇文溫不急著知道。

他就想看看自己一手建立的軍校,看看一座座教室,一座座操場,看著正在進行體能訓練的學生,感受著蓬勃向上的精神氣,暢想著美好的未來。

未來是什麼?

雙重軍制下的周軍,會有兩種型別的軍隊,一種是兵源為徵召兵的軍隊(府兵),一種是兵源為職業兵的軍隊(募兵)。

府兵負責保家衛國,算是治安軍,職業兵負責大規模對外作戰,算是野戰軍。

這是宇文溫考慮到現實後,制定出的一個長期軍事戰略規劃,要慢慢實行軍事制度變革,在不透支國力的前提下,確保朝廷有足夠的軍隊消除邊患、開疆拓土。

為中原爭取到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國雖大,好戰必亡、忘戰必危,頻繁發動大規模對外戰爭,必然導致國內民怨四起,可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國家安全得不到保障,同樣要完。

如何做到魚和熊掌兼得,是宇文溫一直在琢磨的事情,“自古以來”,中原在疆域問題上有太多的遺憾,他想彌補這些遺憾,而不是每日醉生夢死、開海天盛筵。

但不顧實際、不恤民力的大規模對外作戰,很容易重蹈隋煬帝的覆轍,宇文溫時刻提醒自己必須引以為戒。

所以,他大膽規劃、慎重實行,結合實際推行軍事制度變革,確保自己的規劃不是鏡花水月。

而軍校,就是宇文溫實現自己夢想的一個“工廠”,與之配套的兵棋推演,就是一個用來“攻玉”的“他山之石”。

兵棋推演,是軍事科學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必然出現的產物,但在這個時代,想要讓兵棋推演具備“摧枯拉朽”的力量,根本不現實。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宇文溫覺得以這個時代低下的科技、生產力、孱弱的經濟基礎,在政治上不可能誕生君主立憲制,在軍事上不可能誕生總參謀部制。

現在就搞什麼“總參謀部”,效果不會好到哪裡去。

總參謀部,對戰爭進行規劃和決策,以集體智慧取代個人智慧,戰前進行備戰工作,戰時對戰爭進行戰略指揮,平日負責擬製軍事事務規劃和法規,組織戰備工作,確實是戰爭利器。

按照喜聞樂見的套路,穿越者對“古代”軍事制度進行變革時,軍校、參謀部是必然選項,然後短短數年,自己的軍事力量就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在總參謀部的指揮下,以軍校畢業生為骨幹的百萬新軍,四處出擊,橫掃歐亞大陸,建立歐亞帝國。

這個夢讓人陶醉,宇文溫不是沒作過,但夢始終是夢,總是會醒過來的。

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可沒有總參謀部和火炮。

想到這裡,宇文溫停下腳步,在道路邊上的長椅坐下,隨行侍衛在一旁靜候,不敢打擾。

長椅,是設在公共場合的高腳坐具,已經在軍校大範圍推廣,正如胡床(馬紮)那樣,為軍人(軍校學生)帶來方便的同時,不會引起輿論太多的“震驚”。

在這個時代,於公眾場合垂足而坐,是極其無禮的行為,但在軍中卻是例外,身著鎧甲的將帥們,議事時坐胡床當然比較方便。

宇文溫坐在長椅上,靠著靠背,看著頭頂樹冠,想著自己的宏圖偉略。

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所以他時刻不忘牢牢抓住兵權。

但作為一國之君,日理萬機,不可能事無鉅細去抓兵權,正如他必須依靠文官集團來協助自己治理國家那樣,也得讓依靠武官集團來協助他管理軍隊。

為了預防叛亂,為了防止兵變,該有的制衡手段,宇文溫都已經佈置好了,從目前來說,至少從制度上堵住了類似“安史之亂”等主力官軍叛亂的事情發生。

但他想要推行雙重軍制,就不能安於現狀,所以當前的軍事指揮、管理體系之外,又設定了新的小體系,作為種子,為將來的軍事制度變革做準備。

這個小體系,就是喜聞樂見的新軍,包括一系列的配套制度,軍校也是其中之一。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