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誰,向突厥使者透露訊息?你可有線索?”
“回丞相,下官有些眉目了。”
“是誰?”
“丞相,下官尚無真憑實據,且有嫌疑的人不止一個,若現在說,恐怕會影響丞相的判斷。”
“是麼.....你先回去吧。”
“是,下官告退。”
司士宇文化及告退,殿內只剩宇文明一人,他來回走動了一會,走到殿外,抬頭看看天空,看著朵朵白雲,陷入沉思。
秋冬之際,天氣越來越冷,不過宇文明現在不覺得冷,因為怒火讓他全身發熱。
宇文明作為執政,平日大多在宮裡處理政務,以彰顯他輔佐天子、兢兢業業的本分,而現在,有人背地裡使壞,開始搞陰謀詭計,明顯是有所圖。
春末,出使突厥兩年有餘的長孫晟回來了,帶回突厥國內的最新訊息,而與此同時,突厥都藍可汗派來的使者,也隨著長孫晟一起抵達長安。
突厥國內的內亂似乎已經結束,好不容易坐穩汗位的都藍可汗,急切的想和周國加強關係。
突厥可汗(大可汗),實際上是諸部落的盟主,或者說是狼群的頭狼,必須給狼群帶來獵物(利益),頭狼的位置才能穩當。
都藍可汗希望從周國這邊要些好處,壯大自己部落實力的同時,收買一下其他部落的貴族們。
對此,宇文明的態度是可以互市,但所謂的“花錢消災”是不行的。
當然,為了體現周國維持兩國友好關係的誠心,兩國互市時,周國可以適當讓利。
他還寫了一封信,用的是突厥文,讓突厥使者帶回去給都藍可汗,以便都藍可汗感受到他願意維持兩國友好關係的誠意。
宇文明不會突厥語,更不會寫突厥文,親筆信實際上是口授,由有司代寫。
但他作為周國的執政,白紙黑字足以表明周國的立場,與此同時,他還準備了許多財物,讓突厥使者帶回去覆命。
現在,秋冬之際,都藍可汗再次派遣使者到長安,可這一次,對方來者不善,提出了一個要求,讓宇文明錯愕:
都藍可汗聽說前任可賀敦宇文氏已回到周國,那是數年前的事情,而周國一直瞞著他,所以都藍可汗很生氣,要求周國立刻把宇文氏送回草原,繼續做可賀敦。
千金公主宇文氏,大象二年初和親塞外,為突厥佗缽可汗的可賀敦。
一年後,年邁的佗缽可汗去世,其侄阿史那攝圖繼任可汗之位,是為沙缽略可汗,千金公主按照草原風俗,成了沙缽略可汗的可賀敦。
六年後,沙缽略可汗去世,其弟處羅侯繼位,是為葉護可汗,或稱莫何可汗,千金公主依例成為葉護可汗的可賀敦。
結果不到兩年,葉護可汗戰死,千金公主沒於亂軍之中,卻大難不死,輾轉萬里回到中原。
她是天子宇文乾鏗的親姊姊,所以隱去身份留在中原,這麼多年過去,千金公主的身份一直沒有外傳,對外稱太平公主。
葉護可汗戰死後,其侄、沙缽略可汗之子阿史那雍虞閭繼位,為都藍可汗,現在聽到了風聲,派使者來要人,使者聲稱若周國不交出可賀敦,都藍可汗就親自來長安接人。
帶兵來接人。
這是威脅,而不是商量,宇文明惱怒之餘,注意到一個問題。
那就是春末時,突厥使者在長安還好好的,態度很端正,可能是後來聽到了什麼風聲,所以回去後向都藍可汗稟報,對方才會態度轉變,再派使者來要人。
指名道姓,要見太平公主(千金公主),然後接回去,繼續做突厥的可賀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