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 第一百三十五章 努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三十五章 努力 (2 / 2)

另一個“不正常人類”宇文溫,同樣知道這一點,所以準備充分,在這個時代爆發的叛亂,造成的破壞、影響,必然比“原先”的叛亂要低。

但有一點是不會變的,那就是事情背後的原因。

江南初定,隨後爆發叛亂,表面上的原因,是南朝百姓不服北方朝廷的統治,但實際上,卻是各地豪強大戶對於北方朝廷政策的反抗。

三吳之地,土地兼併的情況很普遍,而許多世家高門、權貴、強宗著姓,佔據著大量田地,卻不會為此繳納一絲一毫賦稅。

與此同時,在其名下還有大量隱戶,同樣不會向官府繳納一絲一毫賦稅。

這對於朝廷來說,是頑疾,因為收不上稅,故而更多的賦稅壓到那些自耕農身上,加上沉重的勞役和盤剝,讓自耕農們紛紛破產,逃到各地大戶那裡當佃農。

與此同時,自梁武帝以來,南朝佞佛,大量佛寺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這些佛寺同樣佔據大量田產,名下同樣有大量隱戶,甚至還放高利貸,大肆兼併土地。

權貴、豪強、佛寺,無時無刻不在侵蝕土地和百姓,日積月累,就導致建康朝廷財政狀況每況愈下,當權者即便有心整治,卻因為盤根錯節的利益關係,無法治本。

這就是南朝積弱的原因,而病根子,從衣冠南渡時就落下了,王與馬通天下的背後,就是世家大族做大的現實。

南朝一次次的北伐,卻因為各種原因失敗,然後南朝內部紛爭不斷,不斷丟失國土,晉末宋初,南朝國境線尚且能抵達黃河南岸。

結果國境線漸漸的後退,退到淮水,再退到長江。

所以,要想國富民強,光整頓吏治不行,還得瓦解門閥制度,整治豪強,把百姓和土地從地頭蛇手中搶過來,歸入朝廷的有效管理之下。

一個國家,必須收得上稅(實物稅,主要是糧食和布帛),才能賑災,才能養活軍隊,才能消除邊患,保得國泰民安。

這是宇文溫和楊濟討論時提出的觀點,楊濟深以為然,要保證稅收,就得儘可能抑制土地兼併,而要在這個時代實現,卻不容易。

這是世家門閥的時代,和世家門閥、各地豪強作對,那就是和天下作對,走投無路的世家門閥、各地豪強們,會選擇一個“自己人”,與妄圖“毀滅天下”的“狂人”決戰。

一如河北豪強選擇高歡對抗爾朱氏;一如關隴權貴選擇“自己人”李淵,對抗隋帝楊廣,對抗山東豪強竇建德。

又或者引狼入室,投入外敵懷抱,一如明末那樣。

想到這裡,楊濟有些恍惚,他本已戰死於崇禎十五年的沂州城頭,那時,朝廷還在,陛下還在,大明還有希望。

而“後來”,他聽得宇文溫說起崇禎十五年後的歷史,只覺得悲憤萬分,卻又無能為力。

朝廷,內憂外患,大廈將傾,陛下即便有心殺賊,卻已無力迴天,最後只能自盡殉國,那種絕望,楊濟都能從宇文溫的陳述中感受到。

抑制土地兼併,收足額的稅,太難了。

對於楊濟來說,“朝廷”這個詞有雙重意義,一個是大明朝廷,另一個是如今的大周朝廷。

這個時代已經和歷史大相徑庭,他不知道接下來的路,會通往何方,不知道這個朝廷,會不會如那個朝廷一般,在內憂外患之中土崩瓦解。

如果,宇文溫能“循規蹈矩”,按照李唐的路子走下去,那麼這個朝廷,必然能有百年以上的國祚。

但楊濟知道,宇文溫可不會這麼走。

這個人,十分“狂妄”,要挑戰天下,走一條不同尋常的路。

而江南,就是牛刀小試的地方。

想到這裡,楊濟收起思緒,緊握雙拳。

宇文溫正在努力,他也要繼續努力,不能讓宇文溫一個人孤軍奮戰。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