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 第一百一十三章 民心可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一十三章 民心可用 (1 / 2)

夜,建康城南忽然爆發廝殺聲,響徹夜空,動靜很大,傳到城東青溪一帶,豫章王府內,正在院子裡來回走動的豫章王陳叔英聽著這動靜,停下腳步,望向西南方向。

戰鬥開始,就不知勝負如何,若今夜得手,那就意味著官軍重新控制城南,和城西連成一片,屆時佔據臺城的敵軍就會被三面包圍。

距離周軍入寇建康已經過了五日,陳軍一直未能收復臺城,未能將佔據臺城的周軍趕走,這讓陳叔英十分焦急,而今夜是關鍵時刻,他自然坐立不安。

陳叔英的王府位於青溪,這也是許多權貴聚集的地方,周軍那晚攻入臺城,百官大多不在宮內,所以如今城內文武官員都以豫章王為首,聚集王府,聽從陳叔英的指揮。

今日忙了一天,一身疲憊的陳叔英卻沒心思休息,此時聽著城南的動靜,長吁短嘆,不知過了多久,才耐著性子坐下。

周軍這段時間勉強控制著朱雀航以南長幹裡一帶,陳叔英為此絞盡腦汁,想了許多辦法想要收復城南,而對方為了控制城南,也使出許多手段。

周軍在建康沒有根基,不得人心,因為兵力不足的緣故,除了佔據臺城、阻擋官軍接近臺城之外,沒有太多兵力在城中其他地方駐紮,在長幹裡也是如此。

所以,為了收買人心,周軍讓一些陳軍敗類去蠱惑百姓,試圖以發放糧食、布匹的方式,籠絡無知愚民為其效力。

甚至為了煽動百姓,還抓了許多陳國吏員,在大庭廣眾之下,命人扮作苦主來聲討這些吏員所謂的“罪行”,藉此收買人心。

然而可笑的是,長幹裡的百姓並不買賬,即便敗類們賣力演戲,殺害了許多“罪大惡極”的吏員,但百姓們清楚得很,沒有被這些行為迷惑。

那些慘遭殺害的吏員,在被人押上刑臺時,被迫圍觀的百姓們,沒有被周兵嚇住,不停地大喊“他是好人”,以示抗爭。

這是官軍細作從長幹裡打探回來的實情,不止一人這麼說,所以陳叔英知道民心可用,百姓心向朝廷,所以十分感動。

只是手無寸鐵的百姓對付不了如狼似虎的周兵,需要有外援。

而外援,就是他派出去的精兵,今夜就要在百姓的接應下,攻入長幹裡,驅趕周兵及其為虎作倀的敗類們。

此時城南的動靜,就是陳軍與盤踞城南的周軍激戰時發出的,陳叔英雖然聽得不是很清楚,但他勉強分辨出這喧囂聲並沒有雷鳴聲。

雷鳴,是轟天雷爆炸時發出的動靜,此時未聞雷鳴聲,說明城南周軍遇襲被打得猝不及防,一下子還沒來得及使用轟天雷。

想到這裡,陳叔英稍微鬆了口氣,己方似乎夜襲得手,順利攻入長幹裡,那麼接下來,就是周軍潰敗、狼狽逃入臺城的結局。

腳步聲起,侍衛來報,說幾位將領在外求見,陳叔英趕緊讓對方入內。

以蕭摩訶為首的幾名將領,應陳叔英要求到王府議事,陳叔英見著幾位沙場宿將俱在,心定了許多,將自己的一個想法說出來。

待得官軍收復城南,周軍就只能困守臺城,而為了避免對方狗急跳牆、敗亡時焚燒宮闕,陳叔英打算和對方交涉,做個交易。

以讓對方平安離開建康為條件,要求周軍將領釋放所有俘虜,不得破壞臺城,不得將國庫裡的財物帶走。

這是儘可能減少損失的辦法,陳叔英不想困獸斗的周軍將臺城付之一炬,別的不說,臺城太倉裡儲存的糧食不計其數,一旦被燒燬,在兩國交惡的情況下,陳國來年恐怕會發生饑荒。

太后、天子、太子、皇后及其他宗室,已經由石頭戍乘船入江,前往下游廣陵,太后派出的使者,今日下午抵達建康,讓陳叔英暫時主持建康大局,所以他要為大局著想。

陳叔英打算用這種方式,以最小的代價收復臺城,至於如何實施,文官靠不住,還得聽宿將們的意見。

這幾日沉默寡言的蕭摩訶,見陳叔英看向自己,沉吟片刻,便說了自己的意見,他認為此舉有先例,不是不可以實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