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 第六十一章 他山之石(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一章 他山之石(續) (1 / 2)

咯吱咯吱的聲音中,三門峽地區的沙盤被吏員用小車推走,隨之而來的,是另一個大型沙盤,此沙盤所模擬的情景,是嶺表湞陽峽棧道的全景。

湞陽峽棧道,歷時三年有餘,終於在今年春天完工,廣州總管楊濟隨後遣使入長安,以“西陽沙盤術”製作沙盤,將湞陽峽棧道的全景,向朝堂諸公展示。

當然,這沙盤是使者抵達長安後,按照帶來的草圖和大量資料所製造的,雖然只是一個“全景微縮沙盤”,但眾人看了之後,無一不為這一宏偉的工程驚歎不已。

而讓他們更加驚歎的是,湞陽峽棧道是廣州總管府自籌自建,而且是在朝廷平定嶺表不久、次年又爆發戰亂的情況下,由廣州總管府獨力完成的一項重大工程。

廣州總管楊濟的出色能力,由此展現得淋漓盡致,而對方在籌建湞陽峽棧道時採取的“開中法”,也讓包括丞相、杞王宇文明在內的人們十分感興趣。

所謂“開中法”,簡單來說,就是許以鹽利,讓商人們運送官府指定的物資抵達指定地點,然後憑著當地官府發放的鹽票、鹽引,去鹽場支鹽。

廣州總管府下轄有海邊鹽場,採用“曬鹽法”,使得海鹽產量暴增,而巨大的鹽利,使得廣州總管府的“開中”吸引力極強。

許多商賈籌措物資,運抵湞陽峽口建築工地交接,然後換得鹽票、鹽引,南下番禹去支鹽,順便在番禹購入大量到岸的海外香藥,以及嶺表出產的白砂糖。

他們原路返回之後,即使在洪州、潭州將海鹽等貨物出售,其獲利依舊可以用“暴利”來形容。

正是因為如此,廣州總管府憑藉“開中法”,獨力完成了湞陽峽棧道的修建工程,根據總管楊濟所述,此棧道一成,從南往北的貨物運輸能力,翻了幾倍。

與此同時,擴建了的大庾嶺道,也讓往來嶺南的商隊數量大增。

那就意味著,今年會有更多的嶺表特產及海外香藥運抵中原,而市舶司廣州市舶署的設立,也為朝廷帶來了鉅額稅收(實物稅)。

與此同時,洪州總管府今年的稅收,增長幅度不會低於三成。

好訊息不止這些,因為市舶司牽頭組織的“北冰南售”專案順利進行,使得交州和中原的聯絡得到加強。

大量冰塊的供應,使得交州駐軍中的中原士兵,好歹能熬過炎炎夏日,軍心穩了許多,而大量當地豪強,終於感受到中原朝廷給他們的切實好處了。

看著湞陽峽棧道沙盤,又看著廣州總管、洪州總管的奏章,宇文明十分高興,因為這意味著朝廷對於嶺表的控制力在加強。

嶺表交廣,距離中原有千里之遙,還是人人聞之變色的煙瘴之地,原本朝廷平定嶺表之後,就沒奢望嶺表各地能給朝廷帶來太多正面收益。

沒想到現在,除了海外香藥外,有大量白砂糖(蔗糖)出產,而嶺表廣州等地的海鹽,成了洪州總管府、潭州總管府必不可缺的物資。

連線中原和廣州的水道——溱水,如今有了湞陽峽棧道,自南北上的運輸能力加強,可以預見往來大庾嶺的物資會明顯增多。

而靠著收取商稅,以及商隊帶來的日用品,溱水沿岸諸如曲江等要地的駐軍,就能養活自己,並且維持一定的規模。

一旦嶺表有事,廣州總管府的軍隊就能平叛,不需要朝廷從中原千里迢迢調兵,極大減輕了朝廷的負擔。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