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想著,忽然部將驚呼一聲:“發訊號了!”
尉遲佑耆聞言拿起千里鏡望向鄢陵,只見城頭掛起一串燈籠,這是他和守將事先約定的訊號,代表著敵軍即將攻城。
見著訊號出現,尉遲佑耆只覺得心臟快速跳動起來,甚至能聽到“撲通、撲通”的響聲,他穩了穩心緒,低聲下令:“快,讓將士們起來,趕緊吃一些乾糧墊墊肚子!”
“還有,馬上發訊號!”
傳令兵領命,跑向樹林外沿西北端的另一處土丘,在那裡,有手持千里鏡計程車兵,透過架子上的筒燈向特定方向的“觀測點”發訊號。
而一個個相互間距離數里的觀測點,會以接力的方式,將尉遲佑耆發出的命令傳到終點。
某次,尉遲佑耆看見侄子玩千里鏡時折騰一個玩法,由此受到啟發而想出來一種新的傳遞資訊方式,可以在夜裡不動聲色的將簡單訊息快速傳遞到數十里之外。
樹林中,大量士兵被人依次喊醒,他們還沒回過神,就聽見林外北面有了動靜。
很大的動靜。
鼓聲,號角聲,叫喊聲,被北風從鄢陵帶到樹林裡,士兵們迷迷糊糊的掏出乾糧,邊吃邊聽北面的動靜,不一會,在樹林外沿計程車兵還看見鄢陵城頭亮起火光。
此時的鄢陵沐浴在火光之中,宛若沸騰熟水裡飄著的肥肉,雖然還沒破曉,但如此情形,傻瓜都能看出來鄢陵遇襲,來襲的敵人正在奮力攻城。
聽著那動靜,大家覺得連夜來犯的敵軍怕不是打定主意,一開始就全力進攻,要在天亮時拿下鄢陵,打得己方一個措手不及。
敵人如期而至,不枉費大家潛伏在這樹林裡風餐露宿,士兵們興奮的同時也有些擔心,擔心鄢陵守軍扛不住對方的猛烈進攻,沒撐到己方趕去增援就被對方攻入城內。
一直在關注鄢陵動靜的尉遲佑耆,此時額頭上滲出汗珠,鄢陵的動靜很大,似乎危在旦夕,但他還要等訊號,等到最佳時機才行。
他透過千里鏡看著鄢陵城頭(南側),看見城頭掛起第二串燈籠,這代表著敵軍已經攻城,但只是從單一方向進攻,還沒有圍城。
這樣的話,“火候”還不到,尉遲佑耆要等時機成熟,才會下達關鍵命令。
時間在流逝,鄢陵的動靜越來越大,火光大作,遠遠看去似乎整座城池都燒起來了一樣,尉遲佑耆看著此情此景,只覺得自己的心都要燒起來了。
“訊號,訊號,千萬記得發訊號...”
他口中喃喃著,額頭上的細小汗珠越來越大,匯聚一起,順著面頰滑落,旁邊的將領們也緊張的看著鄢陵方向。
不知過了多久,尉遲佑耆身體一僵,因為他看見鄢陵城頭又掛起一串燈籠,連著之前的兩串燈籠在一起,共有三串燈籠掛起來。
那一瞬間,他只覺得自己的心臟就要跳出胸膛,揉了揉眼睛又看了一遍,確認無誤後,幾乎是要咆哮著喊出命令:“決堤,馬上決堤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