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河南道行軍總管賀若弼,領兵從長社南郊大營出發,向東悄悄進駐陳州長平,同樣作為策應。
又有東南道行軍總管宇文十五,領兵由淮西光州一帶北上,悄無聲息進抵沙河南畔,依舊作為策應。
宇文溫的兵馬每日強行軍一百里,李允信悄悄駐軍鄲縣是作為其第一日的策應,待得對方第二日強行軍抵達長平,就交由賀若弼作為接應。
若強行軍被敵人察覺並大舉南下攔截,宇文溫所部兵馬就會南撤,在寧平故城列陣引對方來攻,而李允信及另外兩支騎兵則出其不意,和宇文溫來個內外夾擊。
這種極其冒險的計劃,也只有宇文溫才敢如此異想天開進行策劃,也只有對方的身份才有能力讓別人配合實施。
無論如何,計策是成功了,出奇制勝,讓敵人防不勝防。
馬蹄聲再起,李允信轉頭向左側看去,他所處位置東百步外,又有一支騎兵向北追擊,對方打著“宇文”旗幟,但李允信知道不會是西陽王親自領兵出擊。
那是行軍總管宇文十五,及時渡過沙水北上,投入作戰,同樣在追擊敵人。
李允信可不想輸給年輕人,快馬加鞭,向著前方疾馳而去,眼前曠野裡雖然一片光影交錯、明暗不定,但他還是看見前方已有己方騎兵在追擊敵騎。
此時,又有一支騎兵從西面橫衝過來,那就是從長平東進到鄲縣,再和李允信一道從鄲縣東進的另一隻援兵,是行軍總管賀若弼所部兵馬。
李允信看著夜色下奪路而逃的敵軍,不由得有些期待:尉遲惇會在其中麼?
。。。。。。
調轉馬頭捨命阻攔的敵軍騎兵,被薛世雄接連刺於馬下,對方的英勇讓他佩服,但此時此刻誰也攔不住他前進的步伐,奸相尉遲惇就在前面的隊伍裡,薛世雄可不會放過立大功的機會。
夜裡一片昏暗,即便有火光映照,大老遠看不見人的樣貌,薛世雄不認得尉遲惇,但他看出了端倪:這些騎兵之中,許多人頭纏綠巾、鎧甲外罩著錦衣,這可是尉遲親軍黃龍兵的裝扮。
這就意味著,眼前狼奔豕突的隊伍之中,必然有一個人是尉遲惇,如果他能將其射殺或者刺於馬下,那可是不得了的大功。
數月前,西陽王與尉遲佑耆決戰,薛世雄有機會追擊落荒而逃的尉遲佑耆,奈何對方跑得太快,他只能眼睜睜看著大功從手上溜走了。
現在,更大的功勞就在面前,薛世雄可不想再錯失機會了。
只是敵人騎兵不少,光靠他和部下未必能追上,所以,還得有幫手,大家一起合作,好歹先把老虎抓住或殺死,之後再爭誰的功勞大都是可以的。
儀同將軍李藥王,帶著騎兵和薛世雄所部騎兵一道,一左一右追擊敵人,他聽得薛世雄高呼“活捉尉遲惇”,不由得激動萬分。
天大的功勞就在眼前,那可是無論如何都要拼命的,不光李藥王,就是麾下其他騎兵都很激動,其中也包括李靖。
在戰場上建功立業,可是李靖夢寐以求的事情,雖然他沒有正式軍職,但不妨礙立功,如今奸相若真在前面落荒而逃,那麼他無論如何都要追上去,就算是渾水摸魚都要摸一把。
雖然在夜色下的曠野裡策馬疾馳很危險,一路不留神馬失前蹄,人會摔得半死,但大家都策馬向著前面的敵人追去,就看最後誰能立大功。
就在這時,李藥王和薛世雄相繼看見西面忽然衝來一支騎兵,他們一開始還以為是敵人的援兵,後來才發現是友軍。
是來搶功勞的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