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溫有疑問,這在孔範的預料之中,因為換做是他,他也會滿腹疑問,如今對方發問,孔範便回答:“不知大王有何疑惑?”
“孔公,不知何故送兩名女子到西陽呢?據王府中人來報,這兩名女子似乎貌若天仙?如此大禮,寡人可不知如何處置。”
“大王,區區薄禮,不成敬意。”
宇文溫看著孔範,又問:“這美人,是要借寡人之手轉送給誰呢?不說清楚,寡人很為難吶!”
“哎呀,大王誤會了,這兩位美人,自然是孔某送給大王的。”
“誤會?”
“當然是誤會...”
孔範開始解釋,因為他有事相求,所以要先送禮,不然顯得沒有誠意,宇文溫好像不缺什麼,那麼他就送天下間男人最喜歡的“寶貝”,那就是美人。
然而他要送美人,只能往西陽送,畢竟要在眾目睽睽之下把人往淮北送,難度很大,宇文溫也不好“收禮”。
孔範手中有渠道和宇文溫“對接”,即便宇文溫不在西陽,他的人可以透過這個渠道往來西陽和建康做買賣,順便遞送一些密信。
當然,宇文溫的人也可以如此。
所以孔範為表示誠意,先送禮以便給宇文溫一個“驚喜”,他準備的兩位美人肯定是絕色,至於以後如何處置,就由宇文溫自己決定。
宇文溫聽到這裡茅塞頓開,之前,他看了管家李三九寫來的密信,知道吳明將尉遲熾繁母子救出宮,還知道“馬掌櫃”(孔範在宇文溫這邊的代號)送來了兩名美人。
這年頭把美人當禮物送人的行為並不罕見,宇文溫不是對此有疑問,而是覺得孔範無事獻殷勤肯定有什麼大事,於是想辦法把對方“弄”到渦陽。
如今對方來了,有什麼話就當面說清楚,至於孔範所說兩位美人有“沉魚落雁”之色,宇文溫是不信的,他甚至自行腦補了一下“鳳姐”的樣貌,不由得意興闌珊:中年老男人的審美,肯定很古怪的!
“孔公,寡人府裡,不希望有不明來路的女人。”
“大王放心!這兩位美人絕對沒問題,大王日後就會知道!”
宇文溫聽得“日後”二字,不由得眉毛一挑,他可不是那種見了美人就智力下降的色中餓鬼,來路不明的女人是絕對不會碰的。
如果是別人送來的所謂美人,他肯定不會收,不過孔範“千里送美人”,宇文溫覺得推了不太好,對方如此鄭重其事,看來所求不小。
宇文溫不想糾結美人一事太多,開口問:“孔公送寡人如此大禮,所為何事?”
“大王,事情其實也不算什麼....”
孔範這費一番折騰,當然是有要事相托,而且還得親自見到宇文溫,得對方親口承諾才行。
陳國丟了嶺表,且不說何時能收復,但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必須立刻解決,那就是香藥的來源斷了。
海外香藥,是建康權貴、世家高門日常生活裡必不可少的消耗品,更別說皇宮裡對香藥的需求量很大,而香藥的價格不菲,不是一般人能夠大量消費的。
這個問題在之前不是問題,因為海外番商會用海船滿載香藥來到廣州番禹甚至建康,用這些名貴香藥換取中原出產的絲綢、瓷器等特產。
但現在嶺表為周國(宇文氏)所據,再也沒有番商來建康,建康的權貴們只能用庫房裡存著的各類香藥,然而無源之水豈能長久?
再加上之前建康發生兵亂,亂兵焚燒邊淮列肆,導致許多庫房裡的香藥要麼被焚燬要麼被洗劫一空,所以如今的建康城裡,香藥的價格一直在漲,可謂有價無市。
別人沒有香藥用,無傷大雅,但皇宮裡沒有香藥薰香,那成何體統,所以只能外購,向周國商人購買香藥。
而周國方面故意“壓貨”,問題出在一個人身上,孔範知道,那人就是宇文溫。
他還知道,宇文溫攻下嶺表後,牢牢控制了廣州番禹、交州龍編這兩處海貿港口,所有番商舶來的香藥,都被大小商團按照宇文溫定下的規矩瓜分,別人無從購買。
而這些香藥在大庾嶺以北地區的銷售,也嚴格按照宇文溫定下的“區域配額”來賣,這不算是秘密,孔範也是知道的。
問題是,宇文溫故意控制流向三吳地區的香藥數量,抬高價格藉以牟取大量利潤,這就有些麻煩了。
皇宮對香藥的需求量高是不假,但官家不可能禁止文武官員、高門世家搶購香藥,然而僧多粥少的問題不解決,麻煩就不斷。
所以孔範要親自向宇文溫要香藥的“份額”,專供皇宮所需,免得陳官家煩惱,至於其他人買不買得到,與他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