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們說,我那兄弟在黃土關戍守,嘖嘖...黃土關外的敵軍,黑壓壓一大片,豎起的投石機,如同樹林一般密密麻麻,晝夜不停發砲,那轟天雷炸得關城搖搖欲墜!”
“號角一響,敵兵就推著尖頭木驢往關牆衝,個個身著重甲,被射成刺蝟都行動自如!”
“什麼是刺蝟?嗨,刺蝟就是一種小獸...”
西陽城內一處茶肆,茶客們圍成一圈,聽著某訊息靈通人士說起大別山五關的戰事來,這幾日城裡沸沸揚揚,都在傳朝廷裡出了奸臣,派出大軍南犯,共有五路之多。
為何是五路?因為大別山脈上的關隘正好有五處,是為大城關、白沙關、黃土關、木陵關、陰山關,來犯的敵軍同時攻打這五關,要一鼓作氣攻到江北地界,來個三光。
何謂三光?搶光、殺光、燒光。
把男的殺了,女的搶了,值錢的物件都搬走,牲口也拉走,然後點起一把火,把什麼房子、院子、村子全都燒了,到時候只有一個字可以形容,那就是“慘”!
如此震撼性的訊息,讓西陽城裡的百姓惴惴不安,他們不知道朝廷裡出的奸臣是誰,也不關心什麼“白沙關”、“黃沙關”、“黑沙關”,就關心一家老小的安危。
自從獨腳銅人...宇文使君當了父母官,江北地界就太平起來,但是各地百姓依舊對在那之前的兵災記憶猶新,無論十幾年前江北還歸陳國時有田氏叛齊作亂,還是後來周國攻打江北各州,那都是兵災。
兵荒馬亂,人命如草芥,雖然百姓們過的日子不怎麼樣,但好死不如賴活著,誰都想自己和家人活下去,所以此次江北大禍臨頭,許多人都希望官府能夠打退敵軍,保境安民。
然而根據各種小道訊息,大家知道此次來犯敵軍足有五十萬之眾,平攤下去,那就是每一路兵馬都有十萬人,而官軍主力還在江州甚至嶺表。
兵力差距如此之懸殊,眼看著江北就要完蛋了。
許多人心急如焚,開始收拾細軟想帶著家小逃到鄉下躲兵災,到處人心惶惶之際,卻聽訊息靈通人士透露,說有各地義軍響應官府號召,紛紛趕來助陣,誓要將來犯之敵擋在大別山北麓。
眼見著大戰在即,百姓們屏氣息聲等著結果,各種訊息滿天飛,有說敵軍漫山遍野勢大難擋,有說官軍將士以一敵十,數次擊退來犯之敵,斬首數萬。
一下子某某關隘失守,隨後又有訊息稱官軍奪回失地,敵我雙方反覆爭奪要地,殺得血流成河、屍橫遍野,百姓們聽著各種各樣的傳言,愈發惴惴不安起來。
不過大家都知道獨腳銅人...西陽王已經回來了,親自領兵到南定州坐鎮,有鑑於西陽王以往的戰績,大家心中燃起了希望,覺得有西陽王在,必然能夠將敵軍擊退。
希望歸希望,百姓們依舊擔心官軍打敗仗,然後被敵軍來個“三光”到處生靈塗炭,而城中茶肆歷來是各種訊息的集散地,所以大家一有空就跑到茶肆聽聽訊息。
如果情況不對,該跑就跑,往鄉下親戚那裡跑,因為這年頭打起仗來最倒黴的就是城裡人,敵軍一旦圍城,恐怕城中許多人都會被活活餓死。
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有鄉下親戚,許多人的家底都在城裡,更別說那些作坊主們,好不容易置下的產業,哪裡捨得放棄。
兵荒馬亂的世道,無論是誰,只有赫赫武功,才能讓其治下百姓獲得安全感,百姓們不知道赫赫武功有什麼標準,但最起碼得能夠保境安民。
所以大家還是祈禱西陽王能打勝仗,保得江北周全,讓好日子能夠繼續過下去,茶肆裡的茶客們,時常議論的就是當前戰事,雖然大部分人根本就不知道真實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