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 第一百三十章 盤山之蟒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三十章 盤山之蟒 (1 / 2)

灞橋東戰場,周隋兩軍鏖戰一上午,臨近午時之際仍未有分出勝負的端倪,晉王楊廣在中軍處遠眺戰場,心中焦慮萬分。

距離廣通倉遇襲已經過了數日,即便他竭力遮掩,也阻擋不了這訊息傳遍軍營,軍中的糧草供應已經開始緊張,唯有奮力一搏才有機會絕地逢生。

在斷糧之前攻入長安,有太倉的糧食頂著,然後調動臨近州郡的存糧支援,這是唯一能救急的辦法,當然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撤軍,但楊廣不甘心。

大軍兵臨長安城下,這是最後的機會了,一旦讓周軍在長安站穩腳跟,局勢會惡化的。

蜀地、隴右、河東、洛州之間的樞紐就是關中,沒了這個樞紐,這些地方基本上就會陷入各自為戰的境地,很容易被周軍逐個擊破。

更何況在那之前,人心就散了。

沒能收復長安,楊廣知道自己即便繼位稱帝也很難服眾,帶著這麼多兵圍了長安都拿不下來,沒有人會相信他能撐住隋國。

所以即便虞慶則勸他今日撤軍,楊廣也倔強的堅持再攻一日,他覺得今日說不定就能突破灞橋,抵達長安東郊,然後在糧盡之前拿下長安。

如今看來,不過是場夢。

“殿下,事已至此,必須撤軍了。”

“彭城公,能用詐敗之計麼?”

楊廣心存僥倖,但虞慶則沒有給他任何希望:“下官就怕詐敗變成真敗,各部將領心懷鬼胎,說不定來個假戲真做,”

“獨孤總管帶著延州軍在同州附近,想來襲擊廣通倉的周軍藏不了多久,後路安全無虞,那麼孤派去徵糧的官吏定然能將糧食從河東運來,真的不能再等幾日麼?”

“殿下,前次議事已將利弊分析得很清楚,杯水車薪無濟於事,軍心不穩很容易為敵所趁,再不走,就走不了了。”

虞慶則能理解楊廣的心情,但行軍打仗就得隨機應變,蝮蛇蟄手壯士斷腕,若捨不得手,那麼整個人就完了,更何何況他覺得隋國還有機會。

如今形勢對隋國肯定不利,但只要手裡有兵,還有地盤,那麼只要打了幾個勝仗穩住陣腳,熬上幾年等得周國宇文氏和尉遲氏內訌,那死灰復燃的機會就來了。

這兩家會鬥起來麼?肯定會。

自魏晉以來,權臣和皇帝已經不可能融洽共處,雙方遲早要一決勝負,輔政的楊堅受禪稱帝,那個同樣輔政的尉遲老頭即便不會受禪,他的兒子也必然會。

鶴蚌相爭漁翁得利,雖然希望很渺茫,但對於虞慶則來說也是機會,所以無論如何要儲存實力,手上沒有兵那就沒資格逐鹿天下。

見著楊廣似乎被說動了,虞慶則繼續提出建議,官軍主力後撤自華州,在那裡背靠蒲津和洛州,一來能夠得到河東的糧草支援,二來可以和秦王楊俊攜手共渡難關。

進可攻,退可守,幷州軍決不能撤出關中,而涇州軍、豳州軍、原州軍也只是適當後撤,在附近州郡就食,待得緩過這一陣再徐圖之。

而長安的周軍雖然有太倉,但經不起消耗。

現在是春天,按說應該春耕但因為戰事耽誤了,不能及時春耕、播種,長安及其周邊地域今年歉收甚至絕收已成事實。

周軍靠著細細的武關道輸送糧草,其實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兩百多年前,東晉桓溫北伐前秦,走武關道進入關中,兵臨長安城外,奈何秦軍據守長安不出,還堅壁清野把周邊的麥子全部收割,兵力四萬餘的晉軍因為軍糧接濟不上,只能灰溜溜退回山南。

虞慶則建議用“拖”字訣,在關中和周軍對耗,耗到對方糧食支撐不下去,這樣的策略很無奈,但已經是目前能採取的最有效措施。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