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臣子,能對其生殺予奪的就是皇帝或者權臣,那麼臣子如何保得自身平安,正常情況下取決於上位者是否把你列為必須解決的威脅。
宇文憲被殺,是因為新即位的皇帝認為他有變成宇文護第二的實力,威脅到了皇權,所以一定要殺之而後快,所以為避免上位者猜疑,個人表現就不能太出色。
然而宇文溫琢磨著自己表現太過出色,已經不能裝成弱智,雖然眼下尉遲氏的這道坎還沒有跨過,想太遠沒意思,但他還是決定早做打算。
想低調不行,可以反其道而行之來個高調,歷史上有沒有掌握大權、行事高調的大臣,從猜忌心很重的皇帝手下逃過一劫得以善終呢?
有,而且就是“這個時代”的人。
歷史上隋國建立之後,隋帝楊堅因為自身經歷的緣故猜忌心很重,隋初重臣大多難以善終,只要楊堅起了猜忌之心,被他猜忌的人一個都跑不掉。
隋初四貴之一的虞慶則,才能出眾,因為小舅子與其侍妾私通,擔心事發索性誣告姊夫意圖不軌,光憑隻言片語,楊堅就把虞慶則殺了。
其他許多朝廷大臣,都是因為各種看起來證據不足的事情被殺掉,看樣子只要有人舉報謀反,楊堅都不會吝於殺人。
然而有一人確是例外。
這一位和虞慶則一般,當年也和楊堅是周國臣子,隋國建立之後某日他和夫人吵架時脫口而出:“我如果當了天子,你一定不能作皇后”,結果被夫人告到皇帝楊堅那裡,然後禍事來了。
罷官,不久之後又再度起用。
妻子親自舉報說丈夫謀反,這種大義滅親的舉動,可比什麼僕人、小舅子要可信得多,結果猜忌心十分嚴重的楊堅,居然會放過此人。
這位不但沒有因此掉腦袋,仕途反倒是芝麻開花節節高,到了後來權傾朝野,親友個個身居高位,即便如此,楊堅依舊不猜忌他。
能在楊堅手下做重臣卻能榮寵不衰,雖然排斥異己、弄權卻被皇帝判定為忠臣,此人能有如此出色表現,真是讓宇文溫羨慕不已。
同樣是親人舉報謀反,虞慶則被殺是因為皇帝老早就想殺他,而這位能沒事,是因為皇帝沒有猜忌他。
有鑑於此,宇文溫如是想:連老婆舉報謀反都能安然無恙,那我若有如此功力,還怕什麼僕人舉報謀反?
自古伴君如伴虎,宇文溫一時間成不了老虎,就得學會與虎共舞,那麼學一學這位前輩也就是理所當然,所以他打算走演技派路線。
身處政治舞臺的宇文溫,無論願不願意,如今就是個演員,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和演技如何提升,是他必須要琢磨的事情。
所以宇文溫如今各種花樣討好天子和丞相、各種低調和讓利,其實都只是熱熱身,要想提升演技和自我修養,還得從那位前輩的事蹟裡吸取經驗教訓。
前輩是何人?楊素。
這個時代的楊素成了獨眼龍,如今周國滅隋之際,他隨大流又成了周國臣子,宇文溫忙來忙去倒是沒注意這位最近一年的動向。
也不知當年差點抓了周天子的楊素,如今在何處喝西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