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 第八十五章 羈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五章 羈絆 (1 / 2)

楊廣出家了,在建康城的靈曜寺剃髮為僧,為他剃度的,是高僧智顗,宇文溫對此頗為感慨,為這師徒倆的‘重逢’感到由衷的高興。

智顗禪師,是這個時代的高僧,高到什麼程度宇文溫不知道,但知道這位是鼎鼎有名的天台宗創始者。

為什麼知道?因為那個時代他去天台宗祖庭——國清寺(天台寺)遊覽,看過介紹資料。

當然歷史上的這個時代,天台宗還是初創階段,而天台山上的國清寺(天台寺)也還沒有建起來,不過智顗禪師確實和楊廣有交集。

原本的歷史裡,隋國平陳統一天下,然而江南叛亂不斷,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隋國對於江南佛教採取高壓政策。

隋文帝楊堅,自幼為尼姑撫養,其本人崇佛,但卻對江南佛教採取了強硬的高壓政策,平定江南之後,下令一州之內只許有佛寺兩間,多出來的寺廟一律搗毀。

這和楊堅一直奉行的崇佛政策背道而馳,當年周國天元皇帝宇文贇忽然去世後,他剛一執政,便一改周武帝滅佛的政策,大倡佛法。

後來登基為帝,便昭告天下任由百姓出家,還鼓勵營造佛像,使得隋國國內佛教再度繁榮起來。

結果這位在長江以北倡佛,在長江以南毀佛,激起南方佛教僧人以及信徒的強烈不滿。

陳國滅亡,但江南各地豪強依舊不服,隨即爆發大規模反隋叛亂,雖然叛亂主體是豪強,但佛教徒也充當了重要的角色。

有的叛軍首領信奉佛教,而有的寺廟直接資助並參與叛亂,甚至寺廟本身也成了叛軍據點,

在隋軍的四處出擊之下,反隋叛亂雖然平息,但江南佛教界的敵對情緒依舊存在,所以出鎮揚州的晉王楊廣,開始著手安撫江南佛教勢力的代表人物。

他採取的一個重要措施,就是在江都(揚州)設定“四道場”,把江南各地的名僧召集起來,在尊崇佛教的名義下,加強對南方佛教界的管理和控制。

所謂“道場”,是指佛、道二教的寺廟與道觀,而楊廣設立的四個道場,廣泛招引天下名僧高道,尤以江南人物為主,而智顗禪師便是其一。

晉王楊廣對南朝高僧的籠絡,可謂不遺餘力,而最明顯的就是智顗禪師,這位高僧在陳國時便已受陳國皇帝隆重禮遇,陳亡之後屢次謝絕隋廷的徵召。

為了邀請對方來江都,楊廣甚至在親筆信中自稱“弟子”,接連幾次盛情邀請後,智顗禪師才動身前往江都。

楊廣設千僧法會,正式拜智顗為師,並受菩薩戒,和智顗是師徒關係,而如今,這位前世的師徒倆,又成為師徒了。

還是真正的師徒,這是穿越時空的羈絆!宇文溫感動得多喝了幾杯茶。

為了送便宜小舅子上西天,宇文溫燒錢搞了個“娑羅雙樹園一日遊”專案,耗資上萬貫,出現的虧空又不能走明賬,只能靠著多賣假黃金首飾、山水奇石來回本。

“正所謂佛度有緣人,你們去建康去得正是時候嘛。”

“大王,正所謂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那一位入了佛門,也了卻大王一樁心事。”

見著宇文溫心情很好,王府典衛吳明放下心來,他押船護送楊廣去建康,親眼見著這位失魂落魄走進靈曜寺,隨後剃髮出家。

確定無誤之後,吳明馬不停蹄往西陽趕回來,可回程是逆水行舟,還得躲過江防巡哨的陳國水軍,所以他花了二十日才回來,一來一回剛好一個月。

“依你之見,這一位是不是裝的?”

“大王,這不是沒有可能,不過卑職覺得可能性很小,畢竟…娑羅雙樹園的震撼是很強的,他不可能不信。”

“很強?差點就穿幫,那隻山雞撲稜稜的飛過去,萬一他察覺了,將計就計演戲也說不一定喲!”

面對宇文溫的反駁,吳明有些訥訥,此次為了讓那一位不明身份的男子“幡然醒悟”,他可是忙裡忙外折騰“娑羅雙樹園”,結果差點穿幫。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