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強我弱,力量差距很明顯,但張定和沒有畏縮,他的角抵經驗豐富,覺得自己多少都有些機會。
光靠力氣可不一定能在角抵中獲勝,推、拉、絆、抱、摔,這些技巧用得好都是事半功倍,張定和的想法是自己也許能來個“置之死地而後生”。
鑼聲一響,還沒等張定和想出對策,張須陀便撲了上來,其氣勢如同餓虎撲羊般,張定和奮力對抗,卻絕望的發現自己的臂力根本扛不住。
如同一個身材嬌小的小娘子,被一個紅了眼大漢的大漢撲倒,按在地上為所欲為,而自己卻毫無還手之力。
還沒弄清楚發生了什麼事,張定和便輸了,他和對方的力量差距太大,根本沒有贏的機會。
“帥都督張須陀勝!”
“承讓。”
“承讓。”張定和回了個禮,見著對方隱約一身“半肥瘦”的體型,不由得有些好奇:“張都督這身材是如何練出來的?”
“在虎林軍中,想不練出肌肉都不行。”
張定和聞言好奇:“虎林軍?張都督不是在軍府麼?”
“我原在虎林軍,去年因功受封帥都督,所以轉入軍府了。”
張須陀說到這裡,拍了拍對方肩膀:“認真練,熬過前一個月就適應了。”
“多謝指教。”
張定和輸了,再沒有新兵敢上臺角抵,這兩場角抵的過程讓他們覺得心驚肉跳,所以接下來當了旁觀觀眾。
比賽繼續進行,看著臺上一個個肌肉發達的牲口角力,新兵們頓生無力感,那些人的身材實在是太魁梧了,技法又嫻熟,自己根本就沒有任何勝算。
角抵之所以在軍中盛行,那是因為這種搏鬥技巧在戰場上十分有用,大混戰貼身肉搏時,敵我雙方都是手腳並用,想辦法取對方性命。
儘可能短的時間將敵人弄倒,然後補上一刀,接著再去對付下一個,時間耗得越久,體力消耗就越大,而眼前擂臺上的角抵,都是在短時間內分出勝負。
無論是哪邊的隊伍,參賽人員都是力量足、技巧多、身手靈活,可想而知在戰場上他們的肉搏能力會有多彪悍。
角抵時人光著膀子和雙腿,到了作戰時可是一身鐵甲,到時候這些人已經不是牲口,而是悍不畏死的猛獸,和這樣的人形猛獸肉搏,想想都讓人心發涼。
“既然沒人想上去角抵,那就抓緊時間,今日的比武專案有很多,可不要錯過了.”
在隊正的帶領下,新兵們列隊前進,來到另一處比武場地,這裡比試的也是算是軍中常見專案,那就是刀牌鬥長矛。
兩人一對一比試,一人手持長矛,一人手持刀牌,長矛手想辦法捅中對方要害,而刀牌手需要貼身砍人,當然這只是模擬,長矛沒有尖矛頭,刀牌手的刀也沒有刃。
不要以為長矛的攻擊方式只有捅/刺,還能掃、砸,而刀牌手的招數也有很多。
大軍交戰,步陣兵器裡以長矛最多,刀牌次之,步卒想要破陣,除了長矛對捅之外,刀牌破長矛是很重要的方式。
有勇氣和能力用刀牌衝擊長矛陣的兵,在哪個軍隊裡都是精銳,而這種比武方式,鍛鍊的是個人膽力。
真要是在戰場上,長矛必然結陣,而刀牌手也是集體衝陣,而一對一比武時,沒了同伴的協助,就只能靠自己的武技。
長矛結陣才有優勢,單打獨鬥一個不慎就會被刀牌手近身,所以這種比武模式下,長矛手略處下風,很考驗其基本功。
而眼前的比賽之中,刀牌手和長矛手互有勝負、勢均力敵,也不知是刀牌手太窩囊,還是長矛手太厲害,想到這裡,新兵之中幾個身手不錯的有些躍躍欲試。
然而首先上場的麥鐵杖,兩三下便被長矛掃倒,見如此結果,許多人要上場一試的想法便沒了。
長度一丈八的長矛,前細後粗分量不輕,將長矛舞得如同鞭子一般快計程車兵,其手臂力量已經不遜於先前角抵的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