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 第一百五十九章 竹製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五十九章 竹製品 (2 / 2)

而楊濟在蘄口守備之際,也讓士兵們做竹筒飯,好處自然是不需要炊具,吃起來也不需要碗碟,不足之處就是太浪費薪柴。

幾十人或幾百人倒無所謂,若是以千人為單位,例如兵力規模五千人的軍營裡,大家分散在營區各處生火烤竹筒的場景太美,讓人不敢想象。

按照楊濟的總結,烤是不行的,後來改進的辦法就是蒸,可是這樣就得帶上炊具,違背了改善便攜性的初衷,更別說若是要大規模推廣,大軍出征時每日消耗的竹筒就很可觀。

若是提前準備,運送、儲存這麼多竹筒會加重後勤負擔,如果是在宿營地附近現砍,萬一野生的竹子不夠,或者根本就沒有竹子該怎麼辦?

所以繼速食米飯之後,宇文溫改良後勤的計劃再次失敗。

此是其二,接下來還有第三項,那就是水壺。

宇文溫一邊吃竹筒飯,一邊看著手裡拿著的竹水壺,這竹筒做的水壺是楊濟交給他的,為西陽城工坊裡的試作品,小範圍發給士兵試用,然後收集各種意見。

水壺自然是用來裝水,這竹水壺是作為士兵的攜行水具“研發”的,目的就是讓士兵能隨時喝到水。

行軍打仗斷糧數日還能忍,斷水可就忍不了,這是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而士兵不光宿營時需要喝水,作戰時也需要喝水。

雙方大軍對陣,一場仗可以從早上打到下午,列陣計程車兵身著鎧甲忍受日曬加上心情緊張,會不停的出汗,口渴難耐卻沒機會回營或者去河邊、池塘邊喝水,這時候隨身攜帶的水具就很重要。

即便是熱兵器時代,軍用水壺對於士兵來說也是必不可少,所以宇文溫的“新思維”就是要把水壺制式化,那麼選材成了關鍵。

這個時代裝水的攜行具,一般是皮水囊或者竹筒,要麼就是葫蘆,無論哪種都有優缺點。

皮水囊用羊皮或牛皮、豬皮縫製,內膽用膀胱,若是在牛羊成群的草原上製作倒是方便,可在江南地域大規模製作那麼造價降不下來。

葫蘆小規模使用可以,數千人的軍隊那得要多少葫蘆?基於省錢的目的,宇文溫選擇用竹筒作為士兵的攜行水具,竹水壺堅固不宜損壞,取材方便價格低廉,唯一的問題是用久了會長黴或者滲水。

而他手上拿著的竹水壺,其內壁就已經嚴重發黴。

滲水還好說,長黴了還拿來裝水,喝到肚子裡天知道會生出什麼病來,所以長黴的竹筒要麼清洗要麼換掉,而宇文溫的想法是做出耐用的竹水壺,成為“制式裝備”。

為了解決長黴的問題,採用的方案就是裝內膽,比如玻璃瓶內膽、錫瓶內膽,和竹筒之間的縫隙處填塞木屑作為緩衝。

科技含量很高,但是這種竹水壺的製作成本也很高,還不如等竹水壺內壁發黴後直接換個新的。

新思維接二連三失敗,宇文溫有些氣餒,不過他無所謂,如今作壁上觀閒得無聊,正好找事情來做。

江南竹子多,竹製品可以玩出許多花樣,速食食品和攜行水具,無論如何都要有突破,只要能增強軍隊的戰鬥力,什麼想法都要嘗試。

想到這裡,面前的竹筒已經空蕩蕩,宇文溫意猶未盡的舔舔嘴唇:“張魚,再來一根竹筒飯!”(未完待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