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 第一百二十三章 蹤跡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二十三章 蹤跡 (1 / 2)

清晨,廣通倉西北方向,渭曲蘆葦蕩,一臉疲憊的宇文溫坐在石頭上啃乾糧,出發時攜帶的乾糧只剩下最後一些,吃完後就沒了。

他身邊圍坐著一大群士兵,不過藉著蘆葦的掩護,遠遠看去根本看不出裡面有人,而這也是宇文溫計劃中的藏身之處。

廣通倉位於渭水入黃河口以南,當然後世渭口南移,廣通倉遺址在後來的渭水以北,今日凌晨奇襲得手後,宇文溫領著虎林軍渡過渭水,來到渭、洛交界的渭曲地區躲藏。

原先的歷史裡,廣通倉(又名永豐倉)是隋國的八大倉之一,而隋末瓦崗好漢佔據的洛口倉(興洛倉)也是其一,這八大倉屯積著無數糧食,據說歷經隋末亂世、李唐建立後,存糧還能吃上數十年。

宇文溫覺得有些奇怪的是,這年頭糧食儲藏年限一般來說也就是三五年,還得是帶殼妥善儲存的那種,存了數十年還能吃的糧食是什麼品種,真是耐人尋味。

不過這與他無關,這個時候的廣通倉,因為隋國沒能統一江北的緣故存糧沒有那麼誇張,但也囤了不少,原本是“特供”長安,如今是隋國大軍的後勤基地。

廣通倉完蛋了,長安城外的隋軍面臨斷糧危險,只能是從別的地方運送,可還能從哪裡送來?

蜀地是不用想了,洛州一帶正在鏖戰,洛州隋軍的軍糧未必有多餘的,只能從河東經蒲津運糧食到西岸關中,然後走陸路到長安,只是倉促之間哪裡能調集如此多的糧食?

這還是隻是“技術問題”,廣通倉被燒,直接受到打擊的是隋軍的軍心,糧草供應不上,再能打的精兵都要完蛋,更別說隋軍將領如今大多心懷鬼胎,一旦局勢不妙,牆頭草們瞬間就化身“反正忠臣”了。

哼哼,宇文溫火燒廣通倉,搞不好名留史書的喲!

他想到這裡不由得喜上眉梢,乾澀難嚥的乾糧也湊合著吃完了,張魚則是在一旁和其他士兵一起,用小布袋分裝糧食。

糧食從哪裡來?廣通倉唄,即將斷糧的宇文溫沒有腦殘,在放火燒糧倉的同時,讓人打包了一些粟米,以作為後繼的軍糧。

那麼問題又來了:翻山越嶺搞奇襲,肯定沒帶著釜或甕,沒有炊具怎麼做飯?

這個嘛,嘿嘿...

“郎主,笑什麼呢?”

張魚適時打斷了宇文溫的走神,別將陳五弟近前彙報,說四周警戒未見異常,前一批休息的將士已經小睡了一會,現在輪到他們這撥了。

宇文溫哪裡睡得著,如今他沉浸在夜襲得手的喜悅中,心情有些亢奮,所以話也多了起來:“你們可知此處為何地?”

“不是叫做渭曲麼?”

“非也非也,此處有名字,叫做沙苑,你們可知沙苑之戰?”

沙苑之戰,戰局稍有變化都將改變歷史的一場戰鬥,剛好發生在五十年前的這片地區。

當時東西魏對峙,東魏丞相高歡率軍進攻西魏,渡過黃河於蒲津登陸西岸入關中,兵鋒自指三百里外的長安,兵力將近二十萬。

西魏丞相宇文泰率軍出擊,兵力不過一萬而已,但他已退無可退,親自領兵以少敵多,雙方就在這渭曲展開戰鬥。

渭曲有大片蘆葦,其間泥濘難行,西魏軍背水佈陣,主力藏於蘆葦蕩中,分一部分兵力誘敵,結果東魏軍輕敵冒進,追著“敗兵”進入蘆葦蕩後果然遇伏。

沙苑之戰,西魏軍以一敵十,殲滅和收編東魏軍八萬以上,所獲糧草器仗不計其數。弱小的西魏政權得以鞏固,此戰亦名留青史。

聽得宇文溫的介紹,眾人恍然大悟,看看周邊的大片蘆葦,確實是藏兵的好地方,要是輕敵真的很容易中埋伏,尤其是騎兵,衝進這裡面來根本施展不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